穿越:靠医术和厨艺在古代躺赢

第4章 杨家欠债三:你以为去了衙门就能讨回公道?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靠医术和厨艺在古代躺赢
作者:
风瑟233
本章字数:
4216
更新时间:
2025-07-08

村长挥手让村民都散了,刘氏杨月儿向村民鞠躬道谢,院子里村民也都陆续离开,大婶大娘们安慰的拍拍杨月儿的手也回去了。

刘氏将屋里打翻的桌椅简单收拾一下,扶着村长进屋,村长示意杨柳一同进来,杨柳跟着进了堂屋。

此时,送李财主的王子谦也回来了,递给村长一张纸。

村长看了一眼将纸递给刘氏,问道:“这可是你当初盖手印的那张借据?”

刘氏接过,看着自己当初按下的手印,确实是当时的借据。

拿到借据,刘氏眼眶微红,当即就要给村长磕头。

村长旁边的王子谦连忙扶住刘氏,村长摆摆手,说道:“要说今日之事,最大的功劳倒不在我。”他指指杨柳:“而是你的女儿,若不是她拆穿了李财主跟槐荫堂勾结,今日之事怕是不好善了。”

看到杨柳,村长又问道:“二丫头,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听说了家里出事了,回来看看的?”

杨柳摇头:“不是,我是放出府的。”又将府里老爷启赋,全府迁去京城,遣散下人的事说了,并表示自己拿到卖身契己经削掉奴籍,恢复自由身了。

村长听罢点点头,感慨到:“你能回来,你爹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你爹之前一首念叨着你,哎,他终究是没有等到啊。”

刘氏听到村长提起丈夫,也是默默抹泪。

村长又问道:“杨家丫头,你刚刚说因为槐荫堂的耽误,你爹才过世的,此事是真的还是你骗他们的?”

屋子里众人都将目光聚集在杨柳身上,杨月儿端茶进来,听到此处,也站在门边愣愣的看着杨柳。

杨柳摇头说道:“我是骗他们的,父亲应该是意外死的,听母亲讲述的症状,父亲摔下山沟应该是摔伤了头部,后续醒来,也是回光返照。我之所以那么说也是为了让李财主承认医馆和钱庄是一伙的,要回多给的银子。”

村长叹气一声,有些惋惜,又问:“你对药方和症状这么熟悉,是学过医术?”

杨柳点头,表示自己在做丫鬟时,跟着府里的大夫学过一段时间医术。反正也没人去查她医术怎么学的。

村长点点头,喝了一口茶水,想起之前杨柳要去阻拦李财主的反应,对杨柳说道:“二丫头,你是不是对今日之事的结果不满意?”

杨柳低头说:“不敢”。她说的不敢,不是没有,意思很明显,她确实不甚满意。

村长抬手指指杨柳,说道:“你这丫头啊,确实是个能干的,就是太年轻,太天真,不懂得委婉变通。你以为你去了衙门就能讨回公道?就能要回多给银子?。”

叹口气,村长又接着说:“今日的事你做的很好,要不是你抓到李财主的错处,今天我赶回来也救不了你家。”

村长今日本是进县城去吃席,是杨家小儿子杨荣见事态不妙,偷溜出去喊村里人帮忙,又拜托赶车的赵大叔带他去县城找村长回来救人的,临走时,村长还带上了自己大孙子,村长知道,李财主不一定会给自己面子,但自己孙子是松山书院山长得意的弟子,这个面子李财主会给的。

“二丫头,你以为你抓到他把柄就能将他治罪。他家敢这么干,那官老爷能不知道?”村长摇头叹口气,又继续说:“他说的女眷进官府扒层皮的话可不是骗你的,那华阳县李县令跟咱们县的张县令可不一样,李县令是贪财好色那是出了名的,去了那衙门,你以为还能全须全尾的出来?”

杨柳低头不说话,也不知道她听进去没有,村长又说:“他之所以不想去衙门,可不是因为他放高利贷骗百姓,也不是因为他钱庄和医馆勾结怕被官府查,他是因为你说你父亲是被医馆医死的,沾染人命官司了,九阳的张县令能咬下他不少银子来,他觉得不划算。”

杨柳听着村长的话,后知后觉到,自己己经身处另一个时空了,不是她生活二十几年的华国,这里的衙门,不是说理的地方,只是管教百姓的工具而己。

想到此处,才知道今天之事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若不是村长制止了她,她真的会带着杨家母女去衙门告李财主的,那才是将杨家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杨柳一阵后怕,还好村长及时赶来了,救了杨家,也救了她,她向村长深深一拜,陈恳感谢。

村长知道杨柳想明白其中的厉害,也佩服这姑娘的聪慧通透,知进退,明事理。村长身后的年轻男子此时眼中对杨柳也露出一丝欣赏。

“今日那个李财主最后之所以走了,可不是卖我老头子的面子,而是我家孙儿是松山书院山长的弟子,他怕事情闹大了,我们告诉松山书院山长,他得不了好,还不如顺坡下驴,大家面上都好看”。村长又跟杨柳解释了李财主最后为什么放过了他们:“那松山书院的山长原来是国子监的祭酒,退下来后在昌平县开了松山书院,就连县令见了他都得礼遇三分。”

杨柳抬头看了一眼村长身后的年轻男子,穿着学子的青衫,长身玉立,原来是松山书院山长的弟子,怪不得今日他跟着李财主出去就拿回来了欠条。

村长见事情都解决了,也起身打算离开,走之前对刘氏道:“你家欠债一事也告一段落,二丫头也回来了,我看你家二丫头不错,聪慧机灵,你享福的日子在后头呢。”

他又叮嘱了刘氏几句:“虽说杨民不在了,但你这做母亲的也要为孩子撑起这个家啊。”想到杨家二丫头的能力,以后只要刘氏听她家二丫头的,他再看顾一下杨家,杨家不会过得太差的,这也算对得起当年杨民救桃花村孩子的恩情了。

当年旱灾,杨家二丫头自卖自身换回来一袋粮食,杨民自己舍不得吃,用那粮食,给了村里的小孩吃,没那袋粮食,估计现在村里面西五岁的娃娃得少一半,这也是为啥杨家出事,村里人都来帮忙的原因。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