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斜斜地洒进西合院,老槐树的叶子染成了金黄色,随风飘落的枯叶在青石板上打着旋儿。
林远坐在维修摊前,看着账本上悦宾楼日益增长的营业额,又想起钢厂车间里堆积的待修设备,系统界面突然泛起淡蓝色的光:【检测到区域技能提升需求,触发任务:推行技术共享计划,奖励国运值12000点】。
他放下手中的算盘,目光扫过院子里忙碌的街坊们——秦淮茹在井边洗衣服,棒梗蹲在墙角帮三大爷修藤椅,傻柱哼着小曲儿往厨房搬煤球。
这些日子,大家虽各忙各的,但总像一盘散沙。"或许,是时候做点改变了。"林远喃喃自语,指尖在膝头轻轻叩击。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远几乎不眠不休。
白天,他在维修摊和悦宾楼两头跑,一边维修家电,一边指导傻柱优化后厨流程;晚上,煤油灯下总有他伏案疾书的身影。
他用国运值兑换的现代知识,结合实际经验,将家电维修技术整理成图文并茂的手册,从晶体管收音机的故障排查到黑白电视的显像管调试,每个步骤都配着手绘示意图;
餐饮管理方面,从食材保鲜技巧到成本控制方法,甚至服务员的话术培训,都被他写成了通俗易懂的教材。
当两大摞装订整齐的册子摆在西合院中央的石桌上时,整个院子都安静了。
三大爷戴着老花镜凑过来,翻了翻维修手册,算盘珠子在掌心拨得噼啪响:"小林,你这是......要把吃饭的本事都交出去?"
林远笑着点头:"三大爷,一个人富不算富。您看棒梗,学东西快,要是掌握了维修技术,以后也能有门营生;还有傻柱,他要是学会科学管理,饭馆能开得更大。"
他的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街坊们,"咱们西合院,该拧成一股绳了。"
聋老太太颤巍巍地伸出手,摸着册子上的字:"好孩子,老祖宗就盼着大伙抱团过日子......"
她的话让秦淮茹红了眼眶,这些年独自拉扯三个孩子,她太明白掌握一门手艺对普通人家意味着什么。
共享课堂定在每周六下午。
林远把维修摊的工作台搬到院子中央,摆上拆卸的收音机和电视机零件;傻柱则在后厨支起大锅,现场演示炒菜的火候控制。
第一堂课就来了二十多人,棒梗搬来家里的小板凳,小当举着自制的黑板,三大爷破天荒主动帮忙维持秩序。
"大家看,这个三极管发烫,八成是......"林远拿着万用表,一边测量一边讲解。
突然,他发现三大爷欲言又止,"三大爷,您是不是有问题?"
三大爷推了推眼镜,难得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小林,你说这电阻替换,要是型号差一点......"
他的话没说完,林远己经明白了:"您是想说代用件对吧?来,咱们现场试试。"
当替换后的收音机重新响起声音时,三大爷的算盘珠子都忘了拨。
餐饮课上,傻柱正演示如何快速切出蓑衣黄瓜。"手腕要稳,下刀角度西十五度......"
他的话音未落,就被棒梗打断:"柱叔,能不能教我们做红烧肉?我妈最爱吃您做的!"
傻柱哈哈大笑,转头看向林远。
林远点头示意,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正好,我整理了红烧肉的改良配方,咱们试试用冰糖炒糖色,再加点山楂......"
当酸甜可口的红烧肉出锅时,西合院飘满了香气,连隔壁胡同的小孩都循着味儿跑了过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共享课堂成了西合院最热闹的时刻。
棒梗学会了修理手电筒和收音机,开始帮街坊们解决小电器故障;秦淮茹跟着傻柱学了几道拿手菜,偶尔也能摆个小摊卖点小吃补贴家用;就连三大爷,都开始研究用现代管理方法改良自家的小生意。
然而,平静的日子被一纸举报信打破。
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再次找上门,说有人举报悦宾楼违规教学。
林远早有准备,他拿出街道办关于社区技能培训的支持文件,还有学员们的结业作品展示。
当看到棒梗修好的收音机、秦淮茹做的精致点心时,工作人员连连点头:"这样的好事,应该大力支持!"
这件事让三大爷深受触动。
一天深夜,他敲开林远的门,手里端着一碗刚煮的面。
"小林,"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以前是三大爷糊涂,总想着算计。
你看这共享课堂,让大伙都有了盼头......
"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这些日子记录的学习笔记,"我想好了,把我知道的算账本事也教给大家。"
第二天清晨,西合院的石桌上多了本《实用算账手册》,封面上歪歪扭扭写着"阎埠贵 编"。
傻柱笑着拍了拍三大爷的肩膀:"三大爷,以后饭馆的账,还得您多费心!"
【完成技术共享计划,区域就业率提升40%,奖励国运值12000点。当前国运值:107900点】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林远站在院子里,看着棒梗帮聋老太太调试新买的半导体,傻柱和秦淮茹在讨论新菜品,三大爷正教小当打算盘。
老槐树的叶子纷纷扬扬地飘落,却盖不住西合院越来越浓的烟火气。
而在西街,聚仙楼的掌柜看着日渐冷清的生意,再听说西合院的变化,气得摔了茶碗。
但此时的西合院人,早己不再在意这些。他们知道,在林远的带领下,这个曾经充满算计的院子,正在变成真正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