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己过,城市被一层湿冷浸透。奶茶店的玻璃门凝结着白雾,窗外的银杏树褪尽了金黄,只余枯枝倔强地刺向铅灰色天空。
空气里弥漫着清冷萧瑟的意味。
苏棠的生活在惊涛骇浪后,复归到一种深水般的沉静。
蓝布包袱里的《五行通解》与老婆婆所赠的伍组方笔记成为了她夜晚的星辰,白昼的锚点。
五行轮转、色味归经的道理,如同呼吸般融入她的日常。
她不再仅限于奶茶的调整,那些从草药市场购回的宝贝,成了她调理自身因长期劳累导致的虚损的日常功课:清晨温服健脾粉(山药、茯苓、薏仁烤粉),睡前一杯温润的桂圆枸杞枣仁茶。
日子在忙碌与研习中滑向深秋。
这天傍晚,暮色西合,冷雨初歇。
店里的暖气开得足,与门缝渗进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
快打烊时,一位新客推门而入。
来人约莫六十上下,身材清瘦挺拔,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色薄夹克,领口整齐地围着一条深灰色羊毛围巾。
他脸上带着风霜刻下的印记,眉眼却异常清亮,眼神沉静而专注,仿佛能穿透店内的灯光和喧嚣,径首落在人心深处。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背着一个半旧的、鼓囊囊的帆布大挎包,包里似乎装着方方正正的硬物,边缘清晰可见。
他点了一杯最普通的热红茶。
等待时,他并未像其他人一样刷手机,而是安静地站在操作台不远处,目光透过水汽氤氲的玻璃门,投向外面湿漉漉的街道和暗沉的天穹。
那眼神专注得如同鹰隼在巡视领地,带着一种职业性的锐利与沉淀下来的稳重。
苏棠下意识地多看了他一眼。
这人身上有种很特别的气息,像是泥土的质朴,又像是天空的清旷,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观天”的意味?
这个词突然跳进苏棠的脑海。
就在她冲泡红茶,小心翼翼将滚烫的水倒入纸杯时,那人似乎被门外某种极细微的动静吸引,微微偏头,肩膀无意识地一抬。
“啪嗒!”
苏棠端着红茶杯的手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一推,重心骤失,滚烫的红茶瞬间倾洒出来!
大半泼在了刚擦拭干净的台面上,殷红的茶汤迅速漫开,几滴溅落在她手背,灼痛感立刻传来。
“哎呀!对不起!实在不好意思!”那清瘦男人立刻回神,忙不迭地道歉,声音带着北方口音的沉厚,语气充满真诚的歉意。
他迅速掏出叠得方正的手帕递过来,“烫着没有?快擦擦!怪我,想东西走神了。”
苏棠顾不上擦拭台面,先用湿毛巾捂了捂被烫的手背,那里迅速红了一片。
她摆摆手:“没事没事,不要紧。”
内心的震惊却如潮水翻涌。
刚才那一瞬间的感觉太奇特了!
不像是被物理碰撞,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势”被她无意间触动后,产生的微妙失衡?
像是…气流被扰动?
那清瘦男人看着流淌的茶汤和她的红手背,眉头微蹙,愧疚更深。
他放下手帕,干脆从挎包侧袋掏出一个厚实、边缘磨得发亮的牛皮纸本子,动作很快地翻找着什么。
在翻页时,苏棠的目光不经意扫过摊开的本子。
那不是普通笔记本!
上面是用极细的墨线绘制的复杂图表,充满了“甲子”、“乙丑”、“丙寅”等天干地支符号,穿插着繁复的“太角”、“少徵”、“厥阴”、“太阳”等标注。
更惹眼的是用蓝色和红色墨笔在图表间勾画的云纹、风向箭头,以及密密麻麻、蝇头小楷批注的气象谚语:“立冬北风起,小雪地寒封”、“重阳无雨望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这是……某种古代历法?
气象记录?
苏棠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这东西和她理解的五行生克、药性归经完全不同,却又仿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些天干地支,仿佛在呼应《五行通解》开篇提及的“分时化育”!
男人很快找到了他要找的。
夹在本子里的一张便签纸。
他动作略显笨拙地用便签纸当抹布,去擦台面的茶渍。
随着他擦拭的动作,包里那方形硬物“咚”地一声滚了出来,竟是一个老式的、黄铜外壳、带着复杂气压计和湿度盘的便携气象仪!
指针还在微微颤动着。
“我……我还是给你重做一杯吧!”
男人尴尬地收起气象仪,又看了眼自己手中满是污渍的便签纸和那本厚簿子,“真是太抱歉了!这本子…”
他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解释,又不知从何说起。
就在这时,门又被推开,带进一股更强的冷风。
几个结伴的女生叽叽喳喳进来买热饮。
苏棠只能按下满腹的惊疑和好奇,对那男人点点头:“没关系,您稍等。”
她快速清理台面,忍着手背的刺痛为女生们制作饮品。
待到店堂再次安静下来,苏棠为男人重新冲了一杯热红茶,加了点蜂蜜。
男人接过,再次道歉。
或许是苏棠眼中的平静和理解触动了他,也或许是刚才那小小的意外让他觉得有缘,他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捧着温热的杯子,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这次却带着些感叹:“这深秋的天气,变化是越来越难捉摸了。”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苏棠说:“你看那晚霞的色,红而不艳,边缘模糊。云底却又青黑带冷。”
“这是‘水火未济’,上面看着似有暖意,实则寒气己在下面聚集了。后半夜,怕是要降温,明早起来,地上会有白霜了。”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在那本厚重的牛皮纸簿子上点了点,“节气是到了,但‘气’的流转,细微的变化都在风里、在云底、在温湿度的毫厘之差里。”
这番话如石入静水,在苏棠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五行通解》开篇便是“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这“分时化育”,是否指的不仅仅是季节?
是否包含了眼前这人所说的“气”的流转与这“”的变化?
这“水火未济”,正是书中所言的某种失衡状态!
五行理论讲生克平衡,这人却在讲“气运”的流转和征兆!
“您……您是观天象的?”苏棠忍不住问道,目光难以从那本奇异的簿子上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