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缅北风云与暗潮汹涌
1950年秋,缅北的热带雨林蒸腾着腐殖质的腥气,菌子军先头部队如鬼魅般穿行在藤蔓缠绕的密林中。王虎臣用刺刀劈开挡路的芭蕉叶,独眼警惕地扫视西周,潮湿的空气让他腰间的伤疤隐隐作痛。突然,不远处传来踩断枯枝的声响,二十余名士兵瞬间呈战斗队形散开,枪口对准黑暗——却见几个衣衫褴褛的克钦族猎户举着双手走出,竹篓里还装着新鲜的山菌。
"长官,我们是克钦寨的!"为首的汉子用生硬的汉语喊道,"听说汉人军队来了,头人让我们带路!"
这并非偶然。早在半月前,苏逸尘便用系统兑换的白银,暗中资助克钦独立军的武器弹药,并通过华人商会散播消息:"汉人军队是来帮边民摆脱英国人压榨的。"此刻,当菌子军主力抵达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城郊时,数千名克钦战士己列队迎接,他们头戴传统藤甲,腰间却别着崭新的美式手雷。
与此同时,仰光的英国殖民政府乱作一团。总督府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情报官举着加急电报冲进会议室:"缅北出现大量装备精良的军队,他们自称'东南亚自由同盟军',还煽动克钦、掸邦土司叛乱!"总督盯着地图上不断扩张的红色区域,手背上青筋暴起:"这是赤裸裸的侵略!必须让联合国制裁他们!"
但制裁的声音尚未传出,苏逸尘己先发制人。河内电台用中英缅三种语言广播:"我们进入缅北,是为了剿灭危害边境的缅共武装,维护地区和平!"老鹰军也适时出面斡旋,史密斯在记者会上摊开双手:"菌子军的行动符合集体安全原则,他们甚至为我们在朝鲜的行动提供了后勤支持。"
明面上打着"剿共"旗号,暗地里菌子军却与缅共达成默契。在萨尔温江畔的秘密据点,苏逸尘与缅共领导人德钦丹东围坐在篝火旁。火苗映照着两人脸上的疲惫,却掩盖不住眼中的算计。
"苏将军,你们的条件很。"德钦丹东弹了弹手中的自制香烟,"让出缅北山区,换取武器和药品?但英国人不会善罢甘休。"
"所以我们需要演场大戏。"苏逸尘摸出银元抛向空中,金属反光在他眼底闪过冷芒,"三天后,我们会'突袭'贵军在八莫的营地。你们佯装败退,把重武器'遗落'给我们。而英国人的眼线......"他突然压低声音,"我己经用二十根金条买通了他们。"
这场精心策划的战斗如期上演。当菌子军的M1卡宾枪响起时,缅共战士故意朝天开枪,扔下几门生锈的迫击炮后向深山撤退。闻讯赶来的英国侦察机拍下"激烈交火"的画面,却没发现双方战士在硝烟中交换的眼神。
占领八莫后,菌子军立刻展开"安民行动"。随军的华人医生在村寨支起义诊棚,教师们教当地孩童读写汉字,工程兵则开始修复被战火破坏的公路。克钦族的老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听着远征军老兵讲述抗日故事,有人偷偷抹泪:"原来汉人从未忘记我们。"
但危机也在悄然逼近。在曼德勒的一处庄园,缅甸土司们秘密集会,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宛如群魔乱舞。"汉人占了缅北,下一步就是吞并整个缅甸!"掸邦土司挥舞着镶宝石的佩刀,"我们必须联合英国人,把这些外来者赶出去!"
而在千里之外的河内,苏逸尘盯着最新的情报地图,手指重重按在曼德勒:"告诉王虎臣,在东吁设下埋伏。再让商队给土司们送去'礼物'——每箱翡翠里,都藏着微型炸药。"他突然转头对高云亭笑道:"记住,战争不仅在战场上,更在人心。"
深夜,当第一颗翡翠炸弹在掸邦土司的宴会上炸开时,缅北的热带雨林正酝酿着更大的风暴。苏逸尘站在指挥部的露台上,望着满天星斗,怀中的银元突然发烫。系统提示音响起:【成功控制缅北三分之二区域,奖励:TNT炸药生产线图纸。新任务:瓦解缅甸土司联盟,彻底掌控缅北】。他握紧拳头,低声道:"英国人、土司、还有暗处的各方势力......这场豪赌,我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