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夜未深,宫灯己亮。
凤后苏轻语于凤政堂递交一份书卷,名为:
《志堂无主章》
这是她亲自拟写的一份章令,请求将“凤策设堂者”之署名从三堂铭录中移除。
不为卸责,不为隐名,只为回应来自西海之志——策堂,不是她一人的地方。
她写道:
“若志不为我设,愿我退名。”
“愿此灯火,归于万名之上。”
沈怀文阅后轻声问:
“凤后,此举会令他人以为——你不愿再守策根。”
苏轻语放下笔,望向窗外灯影:
“若只因我守,才有这根。”
“那这策,也太脆弱了。”
她起身披上薄裳,道:
“我今夜去听志塔初址勘定之地,御辰在那儿。”
七月初七,微雨初止。
听志塔选址于东宫正后、凤政堂东偏,位于水榭之侧,远离宫路,毗邻百石灯林。
萧御辰早己在临水廊下等她,风雨之后,他未着朝服,仅着墨蓝轻裳,神情温缓。
她撑伞而至,一袭素衣半湿,发梢滴水未理。
他未言,接过她手中伞,一并收起,将她引至灯下。
“风凉,怎不早些唤我去接你?”
她抬眸望他,眸中映着灯火,轻声一笑:
“你若早来,我怎知你会在雨中等我。”
两人并坐廊前,面前摆着听志塔图卷草稿。
塔为五层灯阁式,设阶一百三十六,象征“策名百位,灯火三世”。
萧御辰指着顶层问她:
“你觉得最顶这层,该设何名?”
苏轻语想了想,低声答:
“不设。”
“我想让那层空着。”
他一怔:
“为何?”
她声音更轻,却极温柔:
“因为……愿那些未曾写出名字的人,也有一处可落。”
“空的,不是位置。”
“是她们未被听见的那一声。”
萧御辰望着她那一瞬,眼中光影暗动。
良久,他低低道:
“你做这塔,不只是为万名。”
“也为你心里那个曾经说不出话的小姑娘吧?”
她点头,目光落入灯影中,轻声:
“那时我跪在策堂门前三日三夜,只为求一次笔试。”
“最后也没入选。”
“我记得那天你从我身边走过。”
“你站着没说话,我以为你不记得我。”
“其实我没想到,你会……替我落下那一笔。”
萧御辰眼中微颤,低声:
“我那时确实没说话。”
“我怕说了,就不忍心你再跪。”
苏轻语忽而转眸望他,眸光极软:
“那你呢?你还愿替我落一笔吗?”
萧御辰定定地望着她,缓缓点头:
“我愿。”
她忽从袖中取出一卷素纸,放在两人中间。
轻声:
“我们一起写。”
“写在听志塔第一盏灯底下。”
她执笔,提名为:
“凤策听志塔·初灯志名。”
写完“凤策”二字,她轻轻将笔递给他。
他接过,未问一言,只落下:
“苏轻语。”
她一愣,低声:
“你先写我名?”
他淡淡一笑,唇角温柔得不像是那个筹国政、御权谋的皇储:
“你若不在这灯里。”
“这塔,我便不建。”
她接过笔,在“苏轻语”之下落字:
“萧御辰。”
他望着那一笔笔未干的墨迹,忽然伸手覆上她的指尖。
她指微动,却未收回。
他低声:
“你不只点了一座灯塔。”
“你点亮了我。”
“我……很久没这样想为一个人,去守什么了。”
她轻轻一笑,声音如水波散开:
“那就守吧。”
“守这灯,也守我。”
雨后风凉,她轻轻靠在他肩头。
他一动不动,只抬手为她披好外衫,轻声:
“今夜就这样坐一夜。”
“我不谈政,不说策。”
“只想陪你……看灯。”
(第10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