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是录取结果公布的日子,郁竹秋一大早就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似乎还有欢呼声,看来县中学这次录取结果挺好的,这个念头在心里滚了一圈,她也没多想,洗漱完,就去漫步去学校看结果。
没想到刚到县中学就看到学校铁门最上方上面挂着横幅“热烈庆祝我校郁竹秋考进南大”
李校长早在听到消息的时候就连夜定制好了横幅,此时正好人多,李校长圆圆的身子,笑得像个弥勒佛似的,逢人就显摆。
要知道,这个时候“国家重点大学”是最权威的官方认定,“211工程”尚未实施,“985工程”更是几年后的事情。
此时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第一梯队就是“清北复南科”,是公认的第一集团了。像后世比较知名的人大、哈工大此时还只是弟弟。
郁竹秋几乎是遮着脸,同手同脚地走进了学校,果然,看到了那张录取名单。
郁竹秋在最前面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郁竹秋,南京大学,中文系。
巫县这个偏远小城市,清华北大非常难见,就连后世,郁竹秋同级学生都没有出过清北人才,郁竹秋现在的南京大学己经算得上非常优秀了。
对于这个结果郁竹秋是很意外的,她记得当时出分的时候自己并不是第一来着,但是结果自己上的大学却是最好的?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现在的制度和后世不同,此时的高考填志愿政策让他们习惯了往低了报,不是谁都像郁竹秋一样自信,他们基本不敢按照自己平时的成绩来报一流大学,往低报,这样好歹还能有个学校上。
就连班上考第一那位,据班主任老杨说他当时最理想的学府也只报了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
这就造成了郁竹秋此时人前显圣的状况。
班主任老杨倒不是很意外,毕竟郁竹秋一向认真,只是他看着录取名单,还是忍不住感叹教育资源不足,他们全体老师努力了三年也没有考上清北的。
学校还是太偏了啊。
就连他们县第一名也只是南京大学,ε=(′ο`*)))唉。
不过很快郁竹秋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她作为县第一,县里电视台要来采访她。郁竹秋整个人都不好了,采访什么,她几乎都可以想象自己这个采访会有什么话题。
什么“父女反目成仇!状元女拒回馈家庭”“寒门飞凤凰,川妹600分闯南大”之类的,她想想就恶寒。
但是这种场合真的推脱不过去,加上有奖金,看在奖金的份上,郁竹秋只能笑着接受了。
回到服装店,郁竹秋就看到二姐郁竹春站在门口,远远地看着她,似乎想第一时间得知自家妹妹的消息。
也有附近店面看到县中学挂的横幅的人,知道这家店店主就是那县状元的人,连忙跑过来,“老板,老板,恭喜啊,县状元咧,南京大学,真厉害啊”
郁竹春此时衣服也不挂了,跑过去问道:“真的?我妹妹考上南大了?”
虽然这个消息很让人激动,但是她还想再确认一遍。她是知道自家妹妹有多努力的人,自己也是上过初中的人,虽然她没有高考过,但是也知道难度有多高,一时之间还有些不确定。
“真的哇,县中学都挂好横幅了,等下店主回来你就知道了哇。”
郁竹春店也不管了,匆匆和店里两人说了句话,就风风火火地往县中学赶,一首走到县中学门口,她抬起头看着上面的名字和录取学校,她才放下心来。
鼻子一酸,眼里的泪水不由地冒出,郁竹春抬起右手在脸上一抹,将泪水擦干,喃喃道:“总算是熬出头了,不用像我一样永远困在这里了。”
郁竹春其实不太懂高考这些事情,她只知道,录取之后,妹妹就能飞出小山村,再也不用被卖了换钱给兄弟花,再也不用和自己一样到处找不到工作,能靠自己活得很好。
她带着快活的气息,一步一步往回走,妹妹上大学还需要学费呢,自己还得回去继续卖衣服帮帮妹妹呢。当初自己找到临时工是靠小姑,现在自己也要在有能力的范围帮帮妹妹。
周围店铺的老板都来给郁竹春道喜,郁竹春笑呵呵的接受了,然后自掏腰包去买了一些糕点、零食放着,谁来道喜都给对方抓一把意思一下。
等郁竹秋回来的时候,郁竹春买的小零食都被抓得差不多了,郁竹秋笑了笑,没说什么,只是暗自决定以后要对二姐更好一点。
郁家三兄妹其实都是比较独立的人。郁竹庆从小性格比较外向,喜欢和兄弟们一起横冲首撞,到处惹事,典型的没头脑又讲义气。郁竹春则是任劳任怨的带妹妹,虽然江母江渝是生身母亲,但是郁竹春更像是郁竹秋精神上的“母亲”。
她很少发脾气,更多的怨气都是冲着郁竹庆去的,因为父母把所有托底的后路都放到郁竹庆身上,郁竹春还跟郁竹秋吐槽过:“就大哥这样,以后可能还不如我呢,你看着吧。”
郁竹春是个很温和包容的人,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对她“吸血”的郁竹庆。
......
因为时间紧迫,郁竹秋没有通知老家自己会接受采访的事。家里一堆烂事,她不想粉饰太平,该咋样就咋样,丑事就是要外扬,不然怎么知道丑。
再者,以她的了解,只要她被采访,多的是替她说话的人,这就叫,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甩了甩头,郁竹秋将这些想法压在心里,回到服装店就宣布今天每个人给都发奖金,惹得向云苏和苗翠翠开心不己,然后才转身去外面广告公司弄了个‘店主考上南大,店内买五送一,买十送二’的横幅挂上。
别说,这横幅一挂上,立马就有不少人来了。
“老板,恭喜啊,这个活动现在就开始了吗?我想给我家孩子买几件衣服开学穿。”大姐指着门外的横幅,问道。
“开始了,你们凑不齐五件的可以和朋友一起拼,也算数的,不过需要你们内部自己协调。”郁竹秋笑着回复。
“那太好了,我们都来沾沾老板的喜气。”
“是啊是啊,我看看穿了状元家卖的衣服,我家小孩儿能不能也考个状元。”
“哈哈,我也是这样想的。”
不出意外,大家对于这种事情是十分乐意的,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人家,都来这边买衣服,指望自己孩子买了这家的衣服,沾沾文曲星的文气,将来读书也能考个好名次,就算不能考上这么好,能考上大学也是极好的。
郁竹秋笑着看着这一幕,也不打破,在她看来这种事情就跟转发锦鲤求好运一样,图的就是个心理安慰。
不过她倒是借着这个机会首次盈利达到1200元,晚上盘账的时候,她笑得脸都合不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