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在羽绒枕下发出蜂鸣般的震动,苏见青从梦境中挣扎醒来。
梦里她站在弗林德斯街车站的拱廊下,西周是维多利亚风格的红砖建筑,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她摸索着关掉手机,动作轻得像猫。
窗外还是一片漆黑,只有远处图书馆的轮廓被几盏路灯勾勒出来。
苏见青轻手轻脚地爬下床梯,脚尖触到冰凉的地板时不禁缩了一下。十月底的北京,暖气还没来,宿舍里弥漫着初冬的寒意。
她裹着那条起球的羊绒毯蜷到阳台的小沙发上——这是能最早见到晨光的位置,也是和林煦阳视频的固定机位。
毯角绣着的"青"字己经有些脱线,是去年苏见青妈妈特意寄来的"御寒神器",
视频接通时,林煦阳的背景是墨大ERC图书馆的玻璃幕墙。晨光透过几何切割的玻璃,在他脸上投下钻石般的光斑。他正咬着Sensory Lab的咖啡杯盖,左手还在翻动着一本书。
"北京才五点?"他皱眉时,左眼下方那颗小痣会微微下沉,"你该多睡会儿的。"
苏见青把手机支在膝盖上,恐龙家居服的领口滑向一侧。这件衣服经过多次洗涤己经软得像第二层皮肤,袖口还留着去年吃火锅溅到的芝麻酱痕迹。
"想听听你的声音。"她声音里带着初醒的绵软,手指无意识绕着毯子脱线的流苏。分开的第87个清晨,想他,很想他。
林煦阳突然凑近镜头,苏见青甚至能看清他虹膜上的金色纹路。
"昨晚梦见你了,"他声音压得很低,"在霍西尔巷的涂鸦墙前,你非要和那个川普涂鸦合影。"
林煦阳出去,坐在外面的椅子上。
他们交换着细碎的日常:吴忧终于答应和体育系学长约会,却不小心把人家送的定情信物弄丢了;食堂阿姨破天荒给她的牛肉面多加了三片卤牛肉;未名湖的流浪猫"小墨"最近生了西只崽,毛色像极了林煦阳最爱的巧克力饼干。
"它们会记得我的吧?"林煦阳突然问。离别的那个雨天,他们曾一起用金枪鱼罐头诱捕过猫妈妈。
"每次去喂食,"苏见青捏着毯角,"它们都会先嗅我的帆布鞋——你踩到猫粮那次留下的味道。"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
屏幕上方的倒计时数字突然变得具象化:23天18小时。分别时行李箱滚轮卡在首都机场地缝的画面,和即将在同一个地点重逢的期待,在沉默中无声发酵。
"对了,"林煦阳突然转动镜头,对准书包侧袋,"猜猜我囤了多少包T2的墨尔本早餐茶?"
苏见青心头一颤。
那是她上次视频随口提过的想念,当时镜头正扫过她书桌上见底的茶罐。此刻透过像素点,她看见整整两排蓝白相间的茶包,像等待检阅的士兵。
晨光己经漫过五道口的楼群,在窗台上烙下菱形的光斑。
苏见青瞥见日历旁新贴的便签:"煦阳回国倒计时23天"、"记得买海底捞清油底料"、"查好大兴机场快轨时刻表"……
"该去上分子生物学了,"她着手机边缘,"今天要讲课的教授最爱随机提问。"
"等等!"林煦阳突然压低声音,镜头转向书包深处。毛茸茸的针鼹玩偶探出头,脖子上系着澳航的行李牌。"看,你的'替身'今天陪我去了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
苏见青鼻尖发酸。这个玩偶是她在菲利普岛旅游时赢的奖品,当时林煦阳被小蓝企鹅的叫声吓得差点摔进灌木丛。
远处传来图书管理员的咳嗽声,林煦阳匆忙合上笔记本:"他们快要去吃午饭了,晚上再……""他突然用中文说,"我爱你。"发音标准得不再像那个曾经把"钥匙"说成"要死"的男孩。
通话结束后的寂静里,苏见青在笔记本第87页画了只袋熊。
晨光己经完全笼罩了校园,广播里正在播放《晨间新闻》。
"又和你家林先生跨国早会?"吴忧从被窝里探出头,发梢翘成雷达状。
苏见青点点头。
她把手机贴在心口,那里藏着张截图:上周林煦阳发来的墨尔本之星摩天轮夜景,灯光拼成"23"的字样。
她系好手腕上的枫叶手链走向盥洗室。镜中的女孩眼底有淡淡的青影,嘴角却噙着笑。
窗外,晨跑的队伍正经过理科楼群,脚步声惊起一群鸽子。
苏见青对着飞鸟掠过的天空默念:还有23个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