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能给李星辰买到合适的冬衣,江文秀便想去一趟府城。
府城那边的货物定然比县城更齐全。
李越说他正好也要去一趟府城。
他这次要跟的商队,就是梁州府的几位富商组建的。
商队会在十月下旬出发,李越需要去对接一下具体事宜。
今日己经来不及,两人便商议着第二日再去。
又带着李顺宁在县里逛了逛,给她买了不少零嘴,满足了小丫头的期盼。一家人便回了李家村。
第二日,李越将李顺宁放在幺叔家里。
带着江文秀和李星辰步行去到县里,再从县里搭马车去府城。
去府城乘坐马车的时间比较长,两人都担心李顺宁受不了颠簸,便没带她去。
到县里的时候,还不到辰时,等到府城,己经快午时。
李越先带着他们去找了商队的管事。
那管事姓方,西十来岁,瞧谁都是笑呵呵的,看着十分和善。
他看到李越带了娘子和侄子过来,立即把人请了进去,还让人上了茶水。
江文秀猜测这商队的人应是对李越极为看重。
刚坐下,李越就问了商队出发的日子。
“定在十月二十一,你和云在提前一日过来住下。这里有你们俩住的屋子。”方管事笑着道。
江文秀知道云在就是幺叔。
“好。”李越倒是回得干脆。
方管事又关切问道:“你自己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这便是在问李越自己准备的货物。
或者这人是担心李越所带的货物太多,影响商队。
江文秀现在还没看出李越和这支商队的关系到底如何。
好肯定是好,但好到什么地步还不太能看出来。
江文秀正在思索,便听李越答道:“劳方叔提点,大都准备妥当了。都是些轻巧且不占地的小件。”
“哦,如果都准备好了,可以提前送过来。”方管事似乎对李越的回答很满意。
李越道了声谢,解释道:“只准备了些书籍。”
方管事一听,笑得越发明显。
又提醒道:“还有几日,可以再多寻些轻省的物件。商队走过两次,以我的经验来看,那边缺的东西多。那边的东西过来也稀奇。一来一回,利润相当不错。你能多带些就带些。”
江文秀听着有些奇怪,李越准备了书籍?
是什么地方会缺书籍?他们这一趟的目的地是哪儿?
“好,多谢方叔提醒。这几日我会再寻摸寻摸。也请方叔放心,绝对不会影响到商队。”
李越承诺道。
方管事跟他打过多次交道,倒是知道他有分寸。
但第一次让李越跟着商队出去,多少会担心。
听了李越的承诺,暗道:果然没看错人。
对着李越真诚道:“你不用如此客气。说起这条线,还是你牵的线。”
江文秀本来还默默喝茶,刚才虽有疑问,但知道不该询问。
此时听说是李越牵的线,立即猜到他们要去蜀地。
但仔细想想,蜀地难道缺书籍?
不应该呀。
“江叔客气了,不过是几封信的事。”李越也客气道。
江管事似是突然想到什么,左右看了看,见没人,便对李越低声道:“最好不要带茶叶。”
江文秀瞧见李越在皱眉,但李越没有应声,似乎在等江管事的下文。
果然,就听江管事继续道:“最近有人在打听茶马司的事。虽然不能肯定是否是……在查,但一切以稳妥为重。”
他说着还指了指天上。
李越应道:“是这个理儿,本也没打算带。”
江文秀听到这里,立即反应过来他们要走哪儿?
朵甘地区。
商队从梁州府出发,经蜀地,再到达朵甘地区。
朵甘地区对茶叶的需求极大,但茶叶是朝廷严格管控的,绝不允许贩私茶。
朝廷都是用茶叶和那边换指定的东西。
可私茶利润极高极高,很多人还是会铤而走险。
而方管事刚才的话,表明商队可能此前有过类似的想法。
但最近有人打听茶马司的事,极有可能是巡茶御史的手笔,因此不敢越界。
但江文秀又很疑惑,巡茶御史都是一年一换。
想要大干一场,不应该是年初刚来时吗?
这都年底了,若是没查实,留下些线索,不是便宜下一任吗?
江文秀隐隐有个猜测,但不敢确定。
此时也明白李越为何带书籍过去?
倒不是说那边缺书籍。
只是那边和中原的文化差异极大,中原的书籍那边应该比较稀缺。
反过来,李越也可以从那边带当地的医书、经文回来,这边必定能卖得上价。
江文秀不想再听他们谈类似私茶这种隐秘之事。
便主动同李越说,担心时间不够,想先带李星辰去买冬衣。让李越跟江管事慢慢聊。
李越点头,让她晚些时候带李星辰去锦辉酒楼汇合。
到了街上,李星辰很有眼色地解释道:“我们以前在蜀地的时候,二叔就和幺叔公一起跑商。因为我们自己就养蚕织锦,他们往外跑也多是带我们当地的蜀锦出去。这样能避免被收购的商人压价。蜀地和朵甘那边离得近,他们去过很多次。”
“你怎知我猜到了他们要去哪儿?”江文秀问道。
“看你表情就知道了!”李星辰老实回道。
“呵呵,你这眼神可真好。”江文秀赞道。
心里却在想,这孩子果然厉害。
又问道:“这商队去蜀地是你二叔给牵的线?”
李星辰点头道:“这商队也去过蜀地,收过蜀锦。但他们没去过朵甘那边。他们收蜀锦也是从蜀地大府城的商人那里收。价格并不便宜。
我们村所在的县当时受灾严重,很多人都跑了。但还有几个县受灾并不重,当地的人也没离开,等到朝廷赈灾后,慢慢缓了过来。他们便继续在种桑、养蚕。
二叔和幺叔公在蜀地人脉广,此前二叔就写信帮商队搭桥拿到便宜的蜀锦。而朵甘那边,二叔去过好多次,也有出货的门路。也帮他们引荐了。”
江文秀恍然,难怪商队的人对李越如此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