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逆袭

第206章 对策

加入书架
书名:
二嫁逆袭
作者:
采云
本章字数:
4316
更新时间:
2025-07-08

李明进见媳妇对这事这么感兴趣,便问道:“夫人觉得该怎么办?”

又转头对李顺悦道:“悦姐儿也想想。”

顿时,一大一小两个都思考起来。

李明进和高艳成亲后,还有些不太适应。

主要是高艳平时说话行事都是高门贵女的做派,屋里时常都立着好几个丫鬟。

高艳说话也是温温柔柔的。

早上起床,高艳也会跟着起,仔细着他的穿戴。

他己经说过多次,她可以继续睡,不用管他。

但高艳却说,为得有为的样子。

下值回来,高艳也会对着他嘘寒问暖,丫鬟端过来的茶,高艳也得过一道手递给他。

李明进觉得就是多此一举。

他从小在村子里长大,李家村的妇人,就算说话不是扯着嗓门在说,也是中气十足。

还伺候你洗漱?嘘寒问暖?

想多了,不被骂懒就算好的。

李明进如今算是深刻体会到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带来的不适。

好在他还算豁达,慢慢磨合就是。

此时听李顺悦问道:“叔爷说因为路不好走,所以药商不愿意来收药。那是不是该修路?”

李明进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我们悦姐儿可真聪明。”

悦姐儿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高艳问道:“夫君想要修路吗?那是不是要上报府衙征徭役?”

说着一脸凝重劝道:“夫君,你刚上任不久,征徭役恐怕不合适。要不再等等,等明年再议?”

李明进安抚道:“你放心,我没打算现在就修路。且不说我刚上任,百姓的日子本就过得艰难。现在迫在眉睫的是如何增加百姓的收入。”

李顺悦听了这话,一脸沮丧,原来叔爷夸她只是安慰她。

李明进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笑道:“虽然我说不会现在就修路,但悦姐儿说的也没错。百姓的日子想要好起来,修路是必须的。当地的特产能运送出去,百姓才有银子赚。所以,路一定要修,只是如今的情况,得先缓一缓。”

李顺悦像是听明白了,朝李明进点了点头,“叔爷,我知晓了。”

高艳继续问道:“那夫君的打算是?”

“我打算组建一个商队,收了村民手里的货,再运送出去。”李明进立即说了自己的打算。

随后又跟高艳和李顺悦解释道:“你们都知晓,我以前在蜀地的时候,就己经跟着商队西处跑了。

外头的人都说我农户出身,见识有限。我想这话也不算错。我如今做了官,只能想到用我曾经用过的办法来帮助村民。

我跑商那么些年,知道一个地方想要富起来,除了将人引过来,就是想办法把当地的货物运出去。

现今的情况,除了一些大的府城,哪里的路都不算好。货物流通很是困难。只要陵县的货能出去,就一定能卖上价。”

李顺悦赶紧接话,“这个我明白,江婶子说过,各地的货有差价,便有赚银子的余地。有些邻县之间都会有价格差异。”

李明进和高艳都笑了起来。

高艳夸道:“是这个道理,看来我们悦姐儿学了不少你江婶子的本事。”

李明进也接话道:“我暂时也不想把货物运去太远的地方,风险大。就在附近,只要能卖出去就行。”

高艳点头道:“夫君考虑得极是,我们现在得求稳。只要第一步成了,再谋划今后。”

随后想到一个最大的问题,“陵县如今没有商队。润州城倒是有商队,但他们愿意过来收吗?”

高艳思索了一会儿,才跟李明进说:“我写封信回去,让祖母派个高家的管事去谈一谈。”

李明进赶紧制止,“不用,我打算自己组建商队。”

“只是,跟村民收货,需要提前准备些银子。若我银子不够,到时候恐怕得麻烦夫人借些。”李明进倒是说得坦荡。

高艳想着不出动高家自然更好,首接给些银子,她完全没意见。

若是真让润州城的商队过来,高家还得欠个人情。且收货的价格也是商队那边说了算。

李明进也有自己的打算。

帮村民是初衷,他自己组个商队,也顺便赚些银子。且不说养家,他有了官身后,来投靠他的兄弟不少,下头还养着一帮人呢。

这不是正好一举两得吗?

李明进手里倒还有些银子,他只是担心不够。夫人愿意帮衬,自然最好。

若高艳不愿意,待银子花完,只能让商队多跑两趟。

至于商队的人手,他早就想好了。

现在本就有两个兄弟以前是商队的老手,其中一个谈买卖很厉害。到时候便由这两人带队。还有几个以前是赌场的打手,也有两个念过书的,都放商队里去。

若人不够,便招募些。

再安排几个衙役跟着,他又不打算走远,加上朝廷政权稳定,这个配置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

李明进是个相当有行动力的人。

头天做了决定,第二日就把师爷和他的人召集起来进行商议。

很快就定下了方案。

李明进自然不会以他的名义来组建商队。

虽然他是好心,但若被有心人造谣说他以权谋私,他也说不清楚。

于是,把商队的生意挂在了一个信得过的兄弟头上。

管账和管钱的人分开,他也可以随时查账。

紧接着,就在离着县衙不远的地方租了个铺子。

然后,通知各村的村长来县衙开会。

因为有些村子离得远,路也不好走,过来得一两天。

在这中间,李明进又花银子去雇了一个制药的人。

各村的村长收到消息后都奇怪。

以前的县令一上任,的确会寻他们去训话,敲打他们支持朝廷的政令。

但李县令上任后,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他们来,前几日又亲自下到村子了解情况。

当时不说,这又是要搞什么?

想到李县令上任后,拔除了薛典史这个狗官,还为受欺压的百姓做主,前几日见着也和蔼可亲。

他们心里也没那么担心。

到了县衙后,听李县令说联系了商队来收村民手里的绸子和药材,顿时激动起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