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梦华之变法风云录

第九章 深入民间探实情

加入书架
书名:
汴京梦华之变法风云录
作者:
大鑫D
本章字数:
2730
更新时间:
2025-03-17

在变法受阻、朝堂争论僵持不下的局面下,林羽意识到,仅在朝堂上与反对派争辩远远不够,必须深入民间,了解变法政策在基层的真实实施情况和百姓的切实需求,才能找到让变法走出困境的关键。

于是,林羽向王安石和神宗皇帝请命,决定微服出京,亲自到各地考察。他乔装打扮成一位普通的行商,背着行囊,踏上了漫长的考察之路。

第一站,林羽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县城。这里的百姓大多以务农为生,青苗法的实施对他们的生活有着首接影响。林羽走进一家乡村酒馆,与几位当地的农民攀谈起来。一位老农喝了口酒,无奈地说:“以前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只能找那些黑心的高利贷借钱,利息高得吓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还不够还利息。青苗法出来后,本以为能解燃眉之急,可下面的官吏根本不管我们需不需要,强行让我们借钱,这利息算下来,也没比高利贷少多少啊。”

林羽听后,心中一沉。他详细询问了贷款的具体流程和利息计算方式,发现确实存在地方官吏为了政绩,曲解青苗法本意的情况。离开酒馆后,林羽又走访了周边的几个村庄,收集了大量类似的反馈。

随后,林羽来到了一个商业较为发达的城镇。在这里,市易法的实施效果成为了他关注的焦点。他穿梭于大街小巷,与众多商人交流。一位绸缎庄的老板诉苦道:“市易法说是要平抑物价,打击富商垄断,可现在官府对市场管得太死,我们进货、定价都受到诸多限制,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以前还能薄利多销,现在利润没了,销量也上不去,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羽意识到,市易法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过度,确实给中小商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他还了解到,一些原本依赖市场自由调节的商业活动,因市易法的实施而受到抑制,导致市场活力下降。

在考察途中,林羽还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变法宣传不到位。许多百姓对变法政策一知半解,甚至存在误解。他们只看到了政策实施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却不明白变法的长远意义和初衷。

经过数月的走访考察,林羽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详细记录了各地变法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和百姓的真实诉求。他深知,这些信息对于变法的调整和推进至关重要。

回到汴京后,林羽立刻将自己的考察结果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报告,呈递给王安石和神宗皇帝。在报告中,他不仅指出了变法在基层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弊端,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对于青苗法,他建议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设立举报机制,让百姓能够对违规操作的官吏进行监督举报;同时简化贷款流程,明确利息计算方式,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贷款额度和期限。

针对市易法,林羽提议适度放宽对中小商人的限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经营权,政府只需在关键环节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此外,他还强调要加大变法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地方官员、乡绅等渠道,深入民间,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百姓解释变法的好处和具体内容,消除百姓的误解。

神宗皇帝看完报告后,对林羽的深入调研和务实建议表示赞赏。他再次召集变法派和反对派官员,在朝堂上共同商讨林羽的报告。这一次,面对详实的民间实情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反对派虽仍有异议,但己难以像之前那样无理反驳。

林羽深知,这只是变法走出困境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他相信,只要以民为本,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变法政策,变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为大宋带来繁荣富强的新局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