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明星

第62章 建国大业

加入书架
书名:
冒牌明星
作者:
天水新壹
本章字数:
4530
更新时间:
2025-03-06

沈却首张专辑《偏爱》的数字版十首歌曲终于全部解锁上线了。

这两个月来,行程密密麻麻,多到他都有点后悔发专辑了。

本来打算发个EP助推一下《仙剑3》的热度好卖版权,毕竟这部电视剧他也投资了,没成想来到大风唱片后,变成了发专辑了。

如今,数字专辑的顺利上线,让他满心以为终于可以迎来一段难得的休息时光。

按照计划,实体专辑要到3月份才发布,到那时再出来营业助推销量即可。

想象着即将到来的悠闲假期,沈却的内心满是期待。

然而,一个电话却无情地打破了他的美好幻想。

电话那头,蔡依农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兴奋:

“沈却,中影的人联系公司,让你去报道,《建国大业》中蒋精国一角定你来演。”

听到这话,沈却整个人都愣住了,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心中满是疑惑:

“我没报名啊,再说这个角色怎么会轮到我呢?”

蔡依农笑着解释道:

“我帮你报的,公司所有演员我都报上去了,能在主旋律的电影里露个脸,那可是无上荣光。

我也没想到你居然被选中了,估计是你今年实在太火啦!”

蔡依农嘴上虽这么说,可心里却有些郁闷,像胡歌这样的实力演员都没轮上,这小子一介新人却捞上了主演,实在是邪门!

自从韩三评宣布在今年开机拍摄一部以建国为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后,《建国大业》这个名字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演艺界激起千层浪。

众多知名演员,无论是国际巨星,还是国内大腕,纷纷踊跃报名,甚至不惜不要一分片酬,只为能在这部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以说,能参演《建国大业》,是无数演员梦寐以求的机会。

在电影筹备阶段,剧组人员的电话几乎被打爆,韩三评与黄见新两位导演也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那些报名的明星大腕,个个在演艺圈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们或是通过各种人脉关系表达参演意愿,或是亲自致电恳求预留一个角色。

其中不乏程龙、李连结、陈到明、章子仪这样的顶级巨星,就连冯小冈、姜纹这样的知名导演也未能免俗,纷纷加入到这场激烈的竞争之中。

其实,这部《建国大业》早在两年前就己在筹备计划之中。

2007年,吴宇生接到了一个极具分量的邀约——执导献礼大片《建国大业》。

当时,吴宇生正因筹备古装大片《赤壁》而分身乏术,无奈之下,只得忍痛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最终,确定执导《建国大业》的两位导演韩三评与黄见新,同样在华语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韩三评的号召力为什么这么强?

有人说,电影开头的那条龙,是他养的,这话虽带着几分调侃,却也道出了他在电影行业的深厚影响力。

韩三评的人生堪称一部传奇奋斗史。他出生于革命家庭,1977年,他踏入川省电影制片厂,从最基层的照明工做起,开启了他的电影之旅。

1983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燕京电影学院深造,不断充实自己。

1991年,韩三评凭借《伟人的故事》一战成名,精湛的制作与深刻的内涵让这部影片收获了无数赞誉。

1994年,他升任燕京电影制片厂厂长,开启了他在电影行业更辉煌的篇章。

韩三评个人成就斐然,但与他对华国电影界的贡献相比,却又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1996年,他投资陈国新执导的《孔繁森》。

这部主旋律影片上映后,不仅一举斩获国内三大奖,票房更是高达3600万,荣膺当年票房榜首。

韩三评也借此为华国主旋律影片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商业模式。

1998年,韩三评把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递给冯小冈,让他改编成喜剧。

为了这部电影,韩三评找来了一个号称“亿万富翁”的投资人,计划投资两亿美元。

可到了掏钱时,才发现这富翁是个冒牌货。

但韩三评没有放弃,他东拼西凑了西百万给冯小冈,最终拍出了中国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

影片上映后大获成功,票房高达3300万,在当年一骑绝尘,开启了华国电影贺岁档的新时代。

1999年,华国广电改革,能力出众的韩三评被任命为中影集团副董事长。

在此期间,他看中了陈凯哥。

陈凯哥凭借《霸王别姬》声名鹊起,1999年筹备拍摄《荆轲刺秦王》时,因要建秦王宫资金短缺。

韩三评得知后,毫不犹豫地砸下7000万,还顺带“坑”了一把华宜。

此后,2005年的《无极》、2008年的《梅兰芳》,韩三评始终是最大的投资人。

要知道,陈凯哥这几年作品接连失利,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要不是有韩三评的资金支持,他哪来的资本继续投身电影创作呢?

韩三评对电影人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对知名导演的力挺上,他还积极发掘和扶持新人。

第六代导演陆穿以缺钱“闻名”,但他的《南京!南京!》背后都有韩三评的大力支持。

韩三评甚至还童心未泯,在陆穿导演的《寻枪》中客串了一把。

宁皓拍摄《疯狂的石头》时,拍完后版权无人问津,他打电话向韩三评求助。

韩三评看完粗剪后,首接要了一百份拷贝,帮助宁皓打开了电影市场,让这部小成本电影成为了当年的票房黑马。

在韩三评诸多“扶持”行动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对周星池的支持。

20世纪90年代末,周星池与向华强交恶,在拍摄《功夫》时,夏华强放出狠话:

谁敢投周星池一分钱,就是和我夏华强作对。

夏华强作为永生电影公司的大老板,在香江电影界是能呼风唤雨的制片人。

他的这番话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连吴孟大都不得不悄悄与周星池划清界限。

后来华宜出手相助,周星池才暂时渡过难关。

但当时华宜的实力与永生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真正的幕后大佬其实是韩三评。

首到2007年周星池拍摄《长江七号》,制片栏中出现了中影集团和韩三评的字样。

人们才明白,周星池在内地电影真正的靠山原来是韩三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