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春风,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吹绿了排旦村的田野,也带来了一个让知青们既兴奋又惆怅的消息——返城政策发布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知青群体中激起了千层浪。消息传来的那天,樊绿翾正在院子里晾晒着刚洗好的衣物,阳光洒在她乌黑亮丽的长发上,泛出柔和的光泽。上官水一路小跑冲进院子,气喘吁吁地喊道:“绿翾,返城政策下来了,咱们可以回城啦!”
樊绿翾手中的衣服差点掉落,她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被复杂的情绪所取代。“真的吗?上官,你可别骗我。”
“我哪敢骗你啊,文件都下来了,大家都在知青点讨论呢!”上官水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可他似乎也察觉到了樊绿翾的异样。
樊绿翾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我知道了,上官,谢谢你来告诉我。”待上官水离开后,樊绿翾坐在院子的石凳上,脑海中思绪万千。回城,这是她无数次在梦里想过的事情,可如今真的要离开了,她却发现自己对这片土地有着太多的不舍。
而此时,封掌辘正在村里的广播室帮忙修理设备。毛轩宇匆匆跑进来,把返城的消息告诉了他。封掌辘手中的螺丝刀停在了半空中,他缓缓抬起头,望向窗外那片熟悉的田野,心中五味杂陈。
“掌辘,你咋不说话啊?这下咱们终于能回城了,能和家人团聚了!”毛轩宇兴奋地拍着封掌辘的肩膀。
封掌辘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是啊,能回城了,挺好的。”可他心里清楚,回城意味着和樊绿翾的分别,这让他的喜悦大打折扣。
知青点里,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返城的事情。有人兴奋地规划着回城后的生活,有人则默默收拾着行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樊绿翾走进知青点时,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雷红拉着她的手说:“绿翾,你这下能回到你那大城市的家了,开心吧?”
樊绿翾笑了笑:“开心是开心,可也舍不得大家,舍不得排旦村。”
这时,封掌辘也走了进来,他的目光与樊绿翾交汇,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舍。封掌辘走上前,轻声说:“绿翾,咱们出去走走吧。”
樊绿翾微微点头,两人并肩走出了知青点。他们沿着熟悉的小路,走向曾经一起劳作过的田间。田野里,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曾经的故事。
“绿翾,你想好回城后做什么了吗?”封掌辘打破了沉默。
樊绿翾叹了口气:“还没想好,可能会先找份工作吧。你呢?”
封掌辘望着远方,坚定地说:“我打算利用我学的无线电技术,看看能不能找个相关的工作,要是有机会,我还想自己创业。”
樊绿翾转过头,看着封掌辘,眼中满是欣赏:“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掌辘,你一首都很有想法。”
封掌辘苦笑着说:“可我现在最担心的不是事业,而是……我们。绿翾,回城后,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吗?”
樊绿翾低下头,沉默了片刻,她何尝不知道封掌辘的意思。她的家庭背景和封掌辘有着巨大的差异,回城后,这些现实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摆在他们面前。
“掌辘,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会永远记得我们在排旦村的日子。”樊绿翾的声音有些哽咽。
封掌辘停下脚步,握住樊绿翾的手:“绿翾,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放弃的,我一定会努力让我们在一起。”
樊绿翾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轻轻地点了点头。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田野边,感受着彼此的心意,仿佛时间都为他们停止了。
之后的几天,樊绿翾和封掌辘都在忙碌中度过,他们一方面要收拾行李,另一方面则想在离开之前,再好好看看这个生活了西年的地方,把每一个角落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他们首先来到了曾经一起养殖小猪崽的猪圈。如今,猪圈己经空了,只剩下一些残留的干草和食槽。封掌辘看着空荡荡的猪圈,笑着说:“那时候小猪们可调皮了,老是乱跑,咱们追得满院子跑。”
樊绿翾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些回忆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是啊,不过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心里可满足了。记得有一次,那只最小的猪崽生病,我们守了它一整晚,生怕它挺不过来。”
“对,后来它好了,还长得特别快,比其他猪崽都壮实。”封掌辘接着说,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沉浸在那些琐碎却又无比温暖的回忆中。
从猪圈出来后,他们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走向村子后面的那片花海。这片花海是他们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在这里,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分享过彼此的梦想、烦恼和快乐。
当他们走进花海,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甜香。樊绿翾轻轻地抚摸着那些盛开的花朵,心中满是留恋:“掌辘,这片花海真的好美,我好想把这一刻永远留住。”
封掌辘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画着他们在排旦村的点点滴滴,有田间劳作的场景,有一起看星星的夜晚,还有在花海中的欢笑。“绿翾,我把我们的回忆都画下来了,以后想排旦村了,就看看这个。”封掌辘把本子递给樊绿翾。
樊绿翾接过本子,一页页地翻看着,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每一幅画都勾起一段回忆,那些画面在她眼前不断浮现。“掌辘,谢谢你,我会好好保存的。”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心中充满了感动。
回到知青点,樊绿翾开始整理自己的衣物和物品。在箱子的底部,她发现了一封未写完的信,那是她之前想写给封掌辘,却因为种种顾虑而搁置的。信中,她倾诉了自己对封掌辘的感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樊绿翾坐在床边,看着这封信,犹豫了一下。最终,她还是决定把信写完。她拿起笔,在信纸上写下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掌辘,我不知道未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家庭的差距、生活的压力,都像一座座大山横在我们面前。但在排旦村的这些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你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爱和温暖……”
写完后,她小心翼翼地把信折好,悄悄地放在了封掌辘的行李中。她不知道封掌辘看到这封信会作何感想,但她觉得,有些话还是说出来比较好,哪怕未来充满未知。
随着返城日子的临近,知青点里的气氛愈发凝重。大家表面上都在忙碌地准备着,可内心却都充满了不舍和担忧。
在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村民们自发地组织了一场简单的告别会。大家聚在村子的晒谷场上,点起了篝火。村民们带来了自家做的点心和特产,摆满了几张桌子,为知青们送行。
排旦村的老支书站了起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几分感慨:“孩子们,你们在这儿待了西年,把青春都献给了我们排旦村。这西年里,我们一起劳作,一起生活,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但大家都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现在你们要回城了,我们心里舍不得,但回城是好事,以后有空了,一定要回来看看。”
老支书的话刚说完,人群中就传来了低低的啜泣声。知青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感动。这西年的时光,他们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他们的亲人一样。
接着,大家开始分享在排旦村的难忘回忆。有人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那些曾经的艰辛和委屈,在这一刻都化作了不舍的泪水;有人则笑着回忆那些有趣的瞬间,引得大家也跟着开怀大笑。
轮到樊绿翾发言时,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排旦村,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在这里,我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坚强,也收获了最珍贵的友谊和爱情。我会永远记得大家,记得这片土地。每一寸田野,每一间房屋,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这些回忆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封掌辘看着樊绿翾,心中充满了不舍。他站起来说:“在排旦村的日子,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时光。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都让我难以割舍。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好,但排旦村永远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心系这里,希望这里的一切都越来越好。”
告别会结束后,樊绿翾和封掌辘来到了村子的老槐树下,这是他们经常约会的地方。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
“绿翾,明天就要走了,我真的很舍不得你。”封掌辘紧紧地握着樊绿翾的手,他的手心里全是汗,仿佛生怕一松开,樊绿翾就会消失。
樊绿翾靠在封掌辘的怀里:“我也是,掌辘。但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未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
两人相拥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体温和心跳,仿佛要把这一刻深深地刻在心里。他们知道,明天,他们将踏上新的征程,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排旦村的这段经历,将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支撑着他们勇敢前行。
夜渐渐深了,老槐树下的两人还紧紧相拥着,不舍得松开。他们轻声诉说着对未来的期许,对彼此的承诺,在这个即将离别的夜晚,他们的爱情显得更加坚定和珍贵,为他们在排旦村的生活画上了一个充满希望和眷恋的句号 ,而这,也将是他们未来故事的一个新的起点,只是前路漫漫,他们都需要勇气去面对一切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