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绿水

第46章 创业初尝试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掌绿水
作者:
飞鸿一飘
本章字数:
7278
更新时间:
2025-03-13

返城政策的传言在知青们的心中悄然涌动,就像远方传来的隐隐战鼓,声声催促。排旦村的知青点里,大家的脸上憧憬与不舍交织。这几年的知青岁月,早己在他们的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樊绿翾站在自己的宿舍里,心中五味杂陈。她的哥哥前些日子来过,带来的消息让她对未来的路有些迷茫。家庭的背景能为她提供一些便利,可封掌辘坚定的创业计划,像一束光照进了她的内心。

“绿翾,你想好了吗?”封掌辘走进房间,轻声问道。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又有些担忧。这几天,他明显消瘦了,为了创业计划,他日夜思索,西处打听市场信息,可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未知。

樊绿翾抬起头,看着封掌辘,眼中满是坚定:“我想好了,我和你一起。那些家庭给的资源,可能会让我走得轻松些,但我更想和你一起,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去闯。”

封掌辘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上前一步,紧紧握住樊绿翾的手:“太好了,绿翾!有你在,我感觉充满了力量。”

两人相视而笑,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握住了彼此的未来。

虽然还未能回城,但创业的想法己经在他们心中扎了根。封掌辘凭借在知青时期积累的无线电知识,开始在村里捣鼓一些简单的通信设备维修。他利用村里简陋的条件,制作了一些工具,尝试修理知青们损坏的收音机、手电筒等。

“你看,这个收音机被我修好了!”封掌辘兴奋地拿着修好的收音机,在樊绿翾面前展示。

樊绿翾笑着鼓掌:“掌辘,你真厉害!说不定我们真的能把这个创业计划实现。”

樊绿翾则发挥自己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开始对村里的需求进行调研。她发现,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村民们对服装的需求也在增加,于是萌生了在村里开展服装加工的想法。

“掌辘,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在村里试试服装加工,看看效果。”樊绿翾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封掌辘。

封掌辘点头表示赞同:“行,我们一起干!”

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封掌辘和樊绿翾与曾经的知青好友们相聚。上官水、毛轩宇、雷红等人围坐在一起,听封掌辘和樊绿翾讲述创业的计划。

“从通信设备维修起步,逐步建立自己的通信产业?听起来不错啊!”上官水率先开口,他现在在村里负责一些物资调配工作,对村里的情况很了解。

“我觉得绿翾从服装加工开始的想法也挺好,现在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服装的需求肯定会增加。”毛轩宇也表示赞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一些人脉资源。在好友们的支持下,封掌辘和樊绿翾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封掌辘在村里租了一间废弃的房屋,作为他的通信设备维修店。房屋破旧不堪,屋顶还漏着雨,但他毫不在意。他用仅有的积蓄购置了一些简陋的维修工具,开始等待顾客上门。然而,生意冷清,几天过去了,都没有一个顾客。

“怎么会这样?难道我的想法错了?”封掌辘有些焦虑地在店里踱步。

樊绿翾来到店里,看到封掌辘的样子,心疼不己。她走上前,握住封掌辘的手:“掌辘,别着急。我们一起想想办法,肯定会好起来的。”

为了吸引顾客,封掌辘和樊绿翾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宣传海报,张贴在村里的公告栏和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他们还亲自到村民家中,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维修服务和服装加工业务。

“大叔,我们可以帮您维修收音机,价格很实惠的。”封掌辘热情地向一位大叔介绍。

大叔有些怀疑地看着他:“你们能修好吗?别到时候修坏了。”

尽管屡屡碰壁,但他们没有放弃。终于,一位村民带着一台坏了的收音机走进了店里。

“师傅,你看看这收音机还能修吗?我找了好久都没人会修。”村民有些期待地看着封掌辘。

封掌辘接过收音机,仔细检查起来。凭借着扎实的技术,他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经过一番忙碌,收音机里传出了清晰的声音。

“修好了!师傅,你的技术真厉害!”村民惊喜地说道。

第一单生意的成功,让封掌辘和樊绿翾看到了希望。然而,资金短缺的问题却如乌云般笼罩着他们。为了购买更先进的维修设备,封掌辘西处借钱,可村里的条件有限,大家能提供的帮助也不多。

樊绿翾的服装加工小作坊同样面临着困境。布料采购困难,村里的女工们技术也参差不齐。她在简陋的作坊里,和几个女工一起忙碌着,可看着进展缓慢的工作,她的眉头紧锁。

“绿翾,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一位女工担忧地说道。

樊绿翾深吸一口气:“大家别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我相信总会有转机的。”

在这关键时刻,他们想到了向曾经的知青好友求助。上官水得知情况后,利用自己在村里的人脉,为他们提供了一些物资调配的渠道;毛轩宇、李波劲等人也纷纷伸出援手,凑了一些钱借给他们。

“拿着,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们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毛轩宇将一叠钱递给封掌辘。

封掌辘的眼眶了:“谢谢你们,这份恩情我们记在心里。”

有了好友们的资金支持和帮助,封掌辘和樊绿翾的创业之路有了一丝转机。封掌辘用这笔资金购买了新的设备,扩大了维修店的业务范围,不仅维修通信设备,还开始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通信配件。

“绿翾,你看这个新制作的配件,我觉得效果还不错。”封掌辘拿着一个自制的配件,兴奋地对樊绿翾说道。

樊绿翾仔细研究着配件:“嗯,我也觉得。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看看能不能卖出去。”

樊绿翾则用资金购买了更好的布料,还亲自对女工们进行培训,提高她们的技术水平。她设计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服装款式,吸引了一些村民的订单。

“绿翾,你设计的衣服真好看,我想多订几件。”一位村民拿着樊绿翾设计的服装样品,满意地说道。

樊绿翾欣喜若狂:“当然可以!您放心,我们一定保证质量。”

在好友们的持续关心和支持下,他们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封掌辘和樊绿翾的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愈发深厚。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在知青点的宿舍里一起讨论业务,分享一天的喜悦和烦恼。

“掌辘,今天又有几个村民找我下订单了。”樊绿翾兴奋地说道。

封掌辘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太好了,绿翾。我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然而,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新的挑战。随着业务的逐渐开展,他们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为了提升自己,封掌辘和樊绿翾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他们向村里有经验的人请教,还托回城的知青帮忙购买相关的书籍。

“这些知识好难啊,不过为了我们的事业,我一定要学好。”樊绿翾一边看着书,一边自言自语道。

封掌辘在一旁鼓励她:“我陪你一起学,我们一定能行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些专业术语晦涩难懂,有些管理理念难以理解。但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点点克服了这些困难。

“绿翾,这个成本核算我还是不太明白。”封掌辘拿着一本管理书籍,皱着眉头说道。

樊绿翾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我觉得是这样的……”她耐心地为封掌辘讲解着,两人的脑袋凑在一起,画面温馨而美好。

随着业务的稳定,封掌辘和樊绿翾开始深入探索商业领域。封掌辘发现,村里和周边村庄对通信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他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通信设备的制作和改良。

“绿翾,我想尝试制作一些更复杂的通信设备,你觉得怎么样?”封掌辘征求樊绿翾的意见。

樊绿翾思考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可行。不过制作这些设备需要更多的材料和技术,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樊绿翾则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村民们对服装的品质和款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决定提升服装的品质,打造村里的特色服装品牌。

“我要设计出更漂亮、更实用的服装,让我们的服装在周边村庄都受欢迎。”樊绿翾充满信心地说道。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开始在村里寻找有相关技能的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小团队。封掌辘寻找对无线电感兴趣的村民,樊绿翾则在村里挖掘有缝纫天赋的女工。

“大哥,我们正在组建一个制作通信设备的小团队,您对这方面感兴趣吗?”封掌辘在村里热情地向一位年轻村民介绍着。

“制作通信设备?听起来很有意思,我想试试。”年轻村民饶有兴趣地说道。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组建起了自己的小团队。封掌辘的团队开始日夜研究,尝试制作更先进的通信设备;樊绿翾的团队也在不断推出新的服装款式。

在这个过程中,封掌辘和樊绿翾也面临着团队管理的挑战。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工作分配等问题,都需要他们去解决。

“掌辘,制作团队的成员之间好像有些矛盾,我们得想办法解决一下。”樊绿翾有些担忧地对封掌辘说道。

封掌辘点点头:“我来组织一次团队活动,增进大家的感情,提高团队凝聚力。”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团队逐渐走上正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封掌辘和樊绿翾看着团队的成长,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封掌辘和樊绿翾来到了村边的小山坡上,俯瞰着整个村庄。

“绿翾,你看,我们的事业就像这村庄一样,充满了生机。”封掌辘深情地看着樊绿翾说道。

樊绿翾靠在封掌辘的肩上:“是啊,掌辘。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两人相拥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和力量。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只要他们携手共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