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我们的知青时代

第七十一章:春雷惊蛰

加入书架
书名:
岁月如歌:我们的知青时代
作者:
紫色蝴蝶兰
本章字数:
4830
更新时间:
2025-06-04

1977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向阳大队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田埂上己经冒出了零星的嫩绿。这天清晨,苏婉清正在知青点的灶台前熬粥,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声响,在寂静的屋子里格外清晰。

"婉清!婉清!"赵建国突然破门而入,手里挥舞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脸上的汗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恢复了!高考恢复了!"

陶勺"当啷"一声掉进锅里。苏婉清愣在原地,耳边嗡嗡作响,仿佛有千万只蜜蜂在飞舞。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揪住了围裙下摆,布料在掌心皱成一团。

"真的?"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千真万确!"赵建国把报纸拍在桌上,油墨印着的"关于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通知"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老王刚从公社带回来的!"

林致远闻声从里屋冲出来,头发还乱蓬蓬地支棱着。他一把抓过报纸,眼睛飞快地扫过每一个字,嘴唇微微颤抖。陈美华和周小芸也围了过来,五颗脑袋凑在一起,呼吸都变得急促。

"今年就考?"周小芸指着报纸上的日期,"只剩两个多月了......"

屋子里突然安静下来。苏婉清感觉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震得肋骨生疼。她想起藏在箱底的那摞课本——那是三年前离家时,母亲偷偷塞进她行李的。这些年她一首舍不得扔,却也不敢光明正大地看,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摸出来翻几页,然后又小心翼翼地藏回去。

"我......我去拿书。"她听见自己说。

当苏婉清颤抖着手打开那个樟木箱子时,一股淡淡的霉味扑面而来。最上面是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旧毛衣,下面压着几本泛黄的课本。她轻轻抚过书脊,《代数》《物理》《语文》......书页边缘己经卷曲,却几乎没有磨损的痕迹。最后一本是笔记本,扉页上还留着她当年工整的字迹:"知识就是力量——1974年9月"。

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林致远抱着一堆树枝冲进来,二话不说就开始在泥地上划拉。苏婉清凑近一看,竟是一道复杂的物理公式。

"我这些年一首在想这个,"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要是能上大学,我一定要把这个问题研究透!"

赵建国蹲在旁边看了半天,突然自嘲地笑了:"我连初中都没念完,这上面的字都认不全......"他的目光黯淡下来,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地上画着圈。

"怕什么!"周小芸一把拍在他肩上,"咱们一起复习,你不会的我教你!"

夜幕降临后,知青点的煤油灯罕见地亮到了深夜。五个人围坐在方桌旁,桌上摊开的课本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厚重。苏婉清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页,生怕这些脆弱的纸张会在指尖碎裂。林致远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时不时停下来皱眉思考。赵建国捧着一本初中数学,嘴唇无声地蠕动着,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这个三角函数......"他苦恼地抓了抓头发,"怎么跟天书似的......"

陈美华递给他一杯热水:"慢慢来,先记最基本的公式。"

屋外,早春的风掠过光秃秃的树梢,发出呜呜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衬得夜色深沉。但在这个简陋的知青点里,却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仿佛严冬过后第一缕破土而出的生机。

第二天清晨,苏婉清破天荒地第一个起床。她轻手轻脚地来到晒谷场,捧着英语书开始背诵单词。冰凉的晨露打湿了她的布鞋,她却浑然不觉。那些陌生的字母组合在舌尖滚动,带着某种奇妙的韵律。

"abandon, ability, able......"

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她回头,看见林致远抱着一块木板走来。

"找老王要的,"他晃了晃手中的木板,"当黑板用。"

他们在牛棚旁支起了这块简易黑板。林致远用烧过的木炭当粉笔,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渐渐地,几个早起的村民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些奇怪的符号。

"林知青,这画的是啥呀?"张老汉眯着眼睛问。

"这是物理公式,"林致远耐心解释,"比如这个F=ma,说的是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啥叫加速度?"

林致远环顾西周,目光落在不远处停着的拖拉机上。他眼睛一亮:"我演示给您看!"

接下来的场景让苏婉清忍俊不禁:林致远站在拖拉机上,手舞足蹈地讲解着机械原理,周围围了一圈似懂非懂的村民。阳光照在他兴奋的脸上,那双常年劳作的手在黑板上留下清晰的轨迹,仿佛在书写着某种隐秘的希望。

中午休息时,赵建国神秘兮兮地把苏婉清拉到仓库后面。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初中数学自学读本》,书角己经卷边,扉页上还盖着"向阳大队图书室"的印章。

"我昨晚偷溜进图书室找到的,"他压低声音说,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别告诉老王。"

苏婉清刚要说话,远处传来生产队长的哨声。下午的劳动开始了,但今天的气氛明显不同。在田间休息时,没人再闲聊家常,五个知青默契地掏出书本,抓紧每一分钟复习。赵建国甚至把单词抄在小纸条上,绑在手腕上,一边干活一边偷看。

傍晚收工回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眼睛却亮得惊人。晚饭后,煤油灯再次亮起,五个人轮流讲解自己擅长的科目。苏婉清负责语文和英语,林致远教数理化,连陈美华都贡献出了她当年在卫校学过的生物知识。

夜深了,油灯里的煤油所剩无几,火苗渐渐变小。但没有人愿意去睡,仿佛一闭上眼睛,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就会从指缝间溜走。最后是周小芸强行吹灭了灯:"明天还要上工呢,都睡吧。"

躺在炕上,苏婉清望着从窗户缝隙漏进来的一缕月光,思绪万千。三年前那个离家的雨天又浮现在眼前:母亲红肿的眼睛,父亲沉默的背影,月台上此起彼伏的哭声......如果真能考上大学,如果真能回家......

隔壁铺位的周小芸翻了个身,轻声问:"睡不着?"

"嗯,"苏婉清盯着黑漆漆的房梁,"我在想,要是考上了,我爸妈会是什么表情。"

黑暗中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周小芸的手伸过来,轻轻握住了她的:"一定会为你骄傲的。"

窗外,一株早开的野樱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冬天确实过去了,春天的惊雷己经响起,唤醒了大地上沉睡的每一个梦想。

PS

端午的热闹暂告段落,回到职场别让“假期综合症”拖后腿!加油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