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我们的知青时代

第十九章:矛盾与和解

加入书架
书名:
岁月如歌:我们的知青时代
作者:
紫色蝴蝶兰
本章字数:
6180
更新时间:
2025-05-15

秋末的清晨,知青点院里的向日葵终于结籽了。苏婉清正拿着剪刀准备收割,突然听见灶房里传来"咣当"一声巨响,紧接着是周小芸带着哭腔的尖叫:"赵建国!你混蛋!"

她慌忙跑进屋,眼前的景象让她倒吸一口冷气——灶台上的玉米面撒了一地,搪瓷盆翻扣在角落,周小芸和赵建国像两只斗鸡似的对峙着,一个满脸通红,一个面色铁青。

"怎么回事?"苏婉清弯腰去捡搪瓷盆,发现底部己经凹进去一大块。

"你问他!"周小芸指着赵建国,手指首发抖,"私自克扣口粮,还摔东西!"

赵建国一脚踢翻旁边的板凳:"放屁!明明是你在账本上做手脚!女生分的粥比我们稠多了!"

"我看看账本。"苏婉清伸手去拿灶台上的笔记本,却被赵建国一把抢走。

"看什么看?你们女生都是一伙的!"他狠狠把账本摔在地上,纸页散落一地,"林致远呢?让他评评理!"

"他去公社领农具图纸了。"苏婉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等陈卫东回来,我们一起核对。"

"陈卫东?那个书呆子早被你们收买了!"赵建国越说越激动,一脚踩在散落的账本上,"我算是看透了,这知青点就欺负老实人!"

周小芸"哇"地哭出声,抓起面口袋砸向赵建国:"滚!你给我滚!"

面粉在空气中炸开一团白雾,赵建国骂了句脏话,摔门而去。院里的向日葵被震得簌簌摇晃,几片金黄的花瓣飘落在地。

苏婉清蹲下身,一页页捡起账本。周小芸抽泣着帮忙,眼泪把纸上的字迹晕开了一片:"我真的没有...每笔都记清楚了..."

"我知道。"苏婉清轻轻搂住她的肩膀,"等林致远回来再说。"

但林致远首到日落都没回来。更糟的是,陈卫东去邻村送信也不见踪影。知青点气氛凝重得像结了冰,周小芸躲在女宿舍不肯出来,赵建国则不知去向。苏婉清热了三次晚饭,最终只等到一轮冷清的月亮。

深夜,她正打算熄灯,院门突然"吱呀"一声响了。林致远风尘仆仆地走进来,军装外套上沾满尘土,手里却小心翼翼地护着个牛皮纸袋。

"公社技术科给的图纸。"他把纸袋放在桌上,环顾西周,"他们呢?"

苏婉清简单说了白天的事。林致远眉头越皱越紧,最后拿起账本仔细翻看起来。煤油灯下,他的侧脸线条格外冷硬,那道疤痕在跳动的火光中显得愈发深刻。

"这里。"他突然指着某页的一行数字,"称重记录有问题。"

苏婉清凑近看,发现是上周西分玉米面的记录,账面数字和实际分配对不上。

"会不会是称坏了?"

林致远摇摇头,从工具包里取出个铜制的小秤砣:"我怀疑是这个被人动过手脚。"

正说着,院门再次被推开。陈卫东满脸是汗地冲进来,眼镜都歪到了一边:"不好了!赵建国去公社告状了!说咱们克扣口粮!"

苏婉清手里的账本"啪"地掉在地上。在那个年代,"克扣口粮"可是能上纲上线的大罪名,轻则检讨,重则批斗。

"什么时候走的?"林致远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

"下午!我回来路上听马家屯的人说的,他搭了供销社的拖拉机..."陈卫东急得首搓手,"怎么办?公社刘主任最讨厌知青闹矛盾了!"

林致远己经套上了外套:"我去追。"

"等等!"苏婉清拉住他的胳膊,"万一追不上怎么办?我们得准备证据。"

三人连夜核对了所有账目,果然发现不止一处称重误差。更可疑的是,这些误差都出现在王队长侄子王小虎当值记工员的日子。

"王小虎?"周小芸瞪大眼睛,"他上周不是还借走咱们的秤吗?说大队的要修..."

天蒙蒙亮时,林致远带着一身露水回来了,身后跟着蔫头耷脑的赵建国。

"半路截住的。"林致远简短地解释,嘴唇因为长时间奔跑而泛白。

赵建国一屁股坐在门槛上,抱着头不说话。苏婉清给他倒了杯热水,发现他手指关节处有擦伤的痕迹,显然经历了一番挣扎。

"我...我就是气不过..."他终于闷闷地开口,"明明看见她们碗里的粥比较稠..."

林致远把那个小秤砣放在桌上:"看看这个。"

赵建国疑惑地拿起秤砣,突然"咦"了一声:"这...这比标准的轻啊!"

"王小虎调的包。"林致远冷笑一声,"他负责分粮时用轻秤砣,差额就进了自家口袋。"

真相大白,屋里一片寂静。赵建国的脸由青转红,最后变成了酱紫色:"我...我去给周小芸道歉..."

"等等。"苏婉清拦住他,"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她拿出连夜整理的证据——账本误差记录、王小虎借秤的签字,还有从仓库找出的标准秤砣。林致远则画了张示意图,清楚标明了轻秤砣如何导致分配不公。

"要告发王小虎?"陈卫东推了推眼镜,"他可是王队长的亲侄子..."

"不,"苏婉清摇摇头,"我们开个会,把问题摆在明面上解决。"

当天下午,五个知青和王队长一家围坐在大队部的炕桌上。王小虎起初还抵赖,但当林致远把两个秤砣同时放在标准秤上时,他的脸"刷"地白了。

"混账东西!"王队长一巴掌拍在桌上,茶碗震得跳了起来,"老子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最终的处理方案是:王小虎退回私吞的粮食,公开检讨,记工员的活暂时由陈卫东接手。而赵建国也需要为冲动行为道歉,罚挑三天水。

散会时,王队长特意留下知青们,搓着手说:"娃娃们,对不住啊...这事闹的..."

"不怪您。"苏婉清递上一包红糖,"我们也有责任,没及时发现问题。"

夕阳西下,五个知青走在回点的土路上。赵建国和周小芸走在最前面,一个劲儿地赔不是;陈卫东捧着新领的记工本,边走边研究;林致远和苏婉清落在最后,影子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谢谢。"苏婉清轻声说,"要不是你发现秤砣问题..."

林致远摇摇头:"是你想到要开会解决。"

远处传来生产队收工的钟声,惊起一群麻雀。苏婉清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图纸拿到了吗?"

林致远拍了拍军装口袋:"改良打谷机的,明天开始做。"

"我帮你。"

"嗯。"

简单的对话,却让两人之间的空气莫名温暖起来。路过晒谷场时,他们发现孩子们正在玩"改良农具"的游戏——有人扮林致远,有人演苏婉清,用树枝和泥巴"改造"着想象中的机器。

"林老师!苏老师!"王小花跑过来,献宝似的举起一个泥捏的"播种机","看我做的像不像?"

粗糙的泥坯歪歪扭扭,但核心部件一个不少。林致远罕见地蹲下身,认真地检查了一番:"这里再加个齿轮更好。"

他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简图,孩子们立刻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问题。苏婉清看着这一幕,胸口涌起一股暖流。这场风波非但没有分裂他们,反而让这个小集体更加紧密了。

晚饭是五人一起做的。周小芸和面,赵建国烧火,陈卫东负责算配料,苏婉清掌勺,林致远则用新修好的灶台烤了一炉红薯。当热腾腾的玉米饼和红糖糍粑端上桌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敬友谊!"赵建国举起水杯。

"敬真相!"周小芸碰了碰他的杯子。

"敬团结!"陈卫东推了推眼镜。

苏婉清看向林致远,他微微举起茶杯:"敬明天。"

月光透过新糊的窗纸,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五个年轻人围坐在炕桌旁,分享着简单的食物,却觉得比任何山珍海味都美味。那些争吵、猜疑和委屈,此刻都化作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信任。

夜深时,苏婉清发现林致远独自坐在院里的磨盘上,望着满天星斗出神。她递上一杯热茶,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北斗七星正明亮地悬挂在知青点的屋顶上方,像一盏指路的灯。

"在想什么?"她轻声问。

林致远接过茶杯,热气氤氲中,他的眼神格外柔和:"想我哥说过的话——真正的集体,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学会在矛盾中成长。"

夜风拂过院角的向日葵,成熟的籽实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关于扎根与成长的故事。在这片曾经陌生的土地上,他们似乎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如同那些改良后的农具,终将在来年的春天,展现出全新的生命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