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瑶和丰神玉对视一眼,当初抓细作的时候,桓子安和樊勇一路追到嘉善坊。
在那里一个荒废的宅院内,抓了一窝细作,通过他们的口中得知首领是一个叫做雷泾的人。
看来这花嬷嬷定是与雷泾有所联系。
又问了些关于之前户部银两和卢家的情况,高鸿琛说的和两人己知的都差不多。
两人就打算离开。
“我知道的都说了,晋阳大长公主可否遵守承诺,饶过晟儿一命。”
李玥瑶还未说话,丰神玉邪肆一笑,朝着后面的钱楼勾勾手。
“高相,还有件事儿差点忘了告诉你。”
钱楼连忙将手中的两幅画交给砚心一幅,两人隔着牢房的栅栏将画打开展示。
丰神玉一脸玩味道:“来,请您仔细瞧瞧。”
高鸿琛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站起身来,走上前仔细打量。
因着光线昏暗,高鸿琛在栅栏内看不真切。
丰神玉叉着腰,对着后面的人道。
“来人,掌灯。让高相看个清楚 。”
狱卒听话,掌了两盏灯上前。
高鸿琛借着逐渐明亮的灯光仔细看了看。
“这是晟儿,这张是……”
李玥瑶气定神闲,不紧不慢的开口道:“另一张是晋王小时候。”
高鸿琛听了错愕抬头,不可置信的看着看着李玥瑶:
“晋王?”
“不可能。”
高鸿琛又盯着画看了会儿,口中喃喃道:“不可能,怎么会是晋王……这不可能……”
说着踉踉跄跄退后几步,跌倒在地,口中依旧喃喃道:
“不可能……不可能……”
丰神玉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勾起嘴角笑道:“殿下,咱们走吧。”
说着看到李玥瑶的披帛随着手臂垂落,扫在地上,十分细心的将其往上拉了拉。
走出地牢李玥瑶交代桓子安:“派人看着他,别让他想不开自尽了。”
“喏。”桓子安恭敬应答道。
三人离开牢狱后,丰神玉问李玥瑶:
“从画像上看,七皇子是晋王儿子的可能比较大,可以让太医院仔细验验。”
李玥瑶道:“我问过太医了,他们的法子就是滴血认亲。
但是我有种法子,能通过血液做基础的检验,到时候出结果了告诉你。”
正准备离开大理寺,却在中庭遇上了大理寺卿申正明。
“不知殿下驾临,臣有失远迎,殿下见谅。”
李玥瑶见其面有尘色,脚下还有些许细河沙,摆摆手道:
“无碍。申寺卿这是从哪儿回来?”
“城外河边发现了一具尸首,大理寺内人手无空闲,臣就只好亲自过去瞧瞧。”
“寺卿亲力亲为,实为朝堂楷模,六部当效仿之。”李玥瑶道。
“臣分内之事,殿下过奖了。”申寺卿道。
两人寒暄后,李玥瑶就大理寺的一些事情,重点问了几句。
申正明都对答如流,回答的条理清晰,言辞有度。
丰神玉和桓子安在旁边见了纳罕,这申寺卿向来不是对皇族不假辞色,什么时候和晋阳大长公主这么投机了?
丰神玉想了想,忽然咧嘴笑了下。
申正明本想着高鸿琛的案子审的差不多了,但是七皇子是个麻烦,今日这二人正好在此,想将后来的事情甩给他们。
话还未说出口,就被丰神玉给察觉了:
“殿下,今日累了一天,不如改日再聊。”
说完不等申正明反应,在众目睽睽之下拉起李玥瑶的手,转身就走。
事发突然,申正明一脸的错愕。
“殿下,唉……殿下,臣还有事……”
“申寺卿的事儿,还是待会儿问问桓少卿再做打算吧。”
桓子安是第一次见丰神玉和李玥瑶两人手牵手,如此亲密。
翻了个白眼,心道:烧包!
两人回到府上,樊勇传来消息,己经约镇国公明日下午一起聊南边驻军的事儿。
李玥瑶听了问:“南边边军出问题了?”
“嗯,邵毅的手下,一盘散沙,各自为营,内里又有奸细作乱,情况不容乐观。”丰神玉郑重道。
李玥瑶听了,捂着额头叹息道:
“预料之中的事。你打算用镇国公?”
“不用他还用谁,这些年要是他一首在南边做统帅,也就没有这么多的事了。”
“不错。他是员猛将,且忠心心毋庸置疑。”
两人说着话,李怀瑜来了。
“见过姑母,右相。”
“免礼。”李玥瑶道。
李怀瑜刚坐下,就听见李玥瑶说:“眼见着天要黑了,到饭点了,你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李怀瑜听了脸上露出微笑来:
“一首听冰块脸说姑母您府上的饭菜好吃,今日侄儿算是有口福了。”
“冰块脸?”
李玥瑶听了称呼,出声问道。
“咳,姑母,右相从小就是面无表情的,我就戏称他冰块脸。”
李玥瑶听了转头看向丰神玉:“他这表情不是挺丰富吗?”
“他这也就是只在姑母您面前,表情丰富点,其余时间谁见他笑,谁就要倒霉。”
李玥瑶听了不解:“谁见他笑就要倒霉?这是为何?”
“他一般来说都是没有表情的,若是他笑了,就说明他心里有个坏主意,要坑人了。”
李玥瑶听了忍俊不禁:“还有这说法?”
“姑母,你去朝堂六部打听打听谁不知道,右相一笑,生死难料。”
李怀瑜说的正高兴,一抬眼瞧见丰神玉面色阴沉的看着自己,眼中的刀几乎要凝成实质一般。
便瞬间闭了嘴,尴尬的端起茶杯来。
丰神玉将茶盏重重放在案几上:“你今日来就是为了说这些吗?”
李怀瑜瞬间变换了一张脸,满脸狗腿笑的看着丰神玉:
“当然是有正事儿了。”
说着放下茶盏,神色郑重道:“你让我问我父亲的事儿,我问清楚了。”
两人一听来了精神:“快说说。”
李怀瑜见两人这副状态,先是叹了口气,随即表情一下子愁苦起来。
“这件事情还是要从我母亲去世开始,不,甚至要从我母亲还在世说起。
我娘那时候病重,我父亲整日忙于政务,很少回府上。
等到我父亲发现母亲病重时候,己经晚了,母亲病入膏肓。
我父母感情甚笃,父亲一下子慌了,西处求医问药。
后来听说若是有天山雪莲,或可以治好我母亲的病。
我父亲就西处寻找,最后姑苏王氏的小公子,也就是王氏的父亲说他们有。
条件就是让我父亲答应两家的联姻。
我母亲危在旦夕,父亲只好应下此事。”
李玥瑶听了点头:“嗯,我知晓你父母感情很好,是不可多得的神仙眷侣。”
“后来,我母亲还是撒手人寰,自此之后我父亲一蹶不振。
他觉得是他的疏忽,没有照顾好我母亲,且在我母亲生病时天天不着家。
然后便酗酒,宿醉,整日浑浑噩噩,我祖父见了十分担心。
后来,没过两年,姑苏王氏就找上门来,我父亲应承是有过这么一段婚约。
他向我道歉,我……我……我那时才知道,这中间隔着这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