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萌史

第5章 魏征:老板爱听真话?我就是大唐"毒舌KPI担当"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萌史
作者:
在大学
本章字数:
5230
更新时间:
2025-05-14

公元627年,长安太极宫的早朝现场,一位五旬大叔正对着唐太宗李世民疯狂输出:"陛下,您说要学尧舜节俭,结果刚下令停建洛阳宫,转头又要修飞山宫,这不是打工人最恨的'老板打脸术'吗?"满朝文武吓得大气不敢出,李世民却满脸堆笑:"爱卿说得对,项目暂停,朕马上改!"这位敢在朝堂上怼皇帝的狠人,就是大唐第一"毒舌KPI担当"——魏征。

一、职场定位:从亡国遗臣到毒舌担当的逆袭

魏征的职场起点堪称"低开高走"。他早年跟着李密混,结果李密兵败;又投奔窦建德,窦建德被李世民灭了;后来辅佐李建成,李建成又在玄武门之变中领了盒饭。换作别人,早该写"职场失败学"了,魏征却逆势崛起,成了李世民的"谏言工具人"。有人问他秘诀,他摸着胡子笑:"我这人没啥本事,就是敢把老板当学生骂。"

这话一点不假。李世民刚登基时,想搞"泰山封禅"彰显功绩,魏征当场泼冷水:"陛下,您看看隋朝怎么亡的?隋炀帝就是太爱搞'面子工程',咱们现在户口没恢复,仓库没填满,拿什么封禅?不如把这钱省下来给老百姓发福利!"一番话怼得李世民哑口无言,只好放弃——这哪是臣子?分明是"帝王培训班"的班主任。

魏征的"毒舌属性"源于他的职场哲学:"老板越爱听假话,公司越容易倒闭。"他曾在《谏太宗十思疏》里写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想让公司长治久安,老板就得听真话,别天天搞虚的!"这篇文章后来成了"大唐职场谏言教科书",每个新入职的言官都得背熟。

二、毒舌方法论:如何把老板骂得服服帖帖

魏征的谏言艺术,堪称"职场怼人美学"。他发明了一套"三段式毒舌法":先夸老板做得好(比如"陛下最近减赋税,百姓都夸您仁德"),再转折"但是"("但是修宫殿这事,实在劳民伤财"),最后给解决方案("不如用旧宫殿翻新,省钱又省力")。这套组合拳下来,李世民就算心里不爽,也得夸一句:"爱卿说得有理!"

最经典的当属"鹞死怀中"事件。有次李世民偷偷玩西域进贡的鹞鹰,远远看见魏征走来,赶紧把鸟藏袖子里。魏征假装没看见,故意聊起隋炀帝沉迷享乐的故事,拖了半个时辰才走。等他走了,鹞鹰早憋死了。李世民气得想摔杯子,长孙皇后却点赞:"陛下,这正是您'从善如流'的活广告啊!"——你看,魏征连"老板摸鱼"都能转化为"纳谏人设"的营销素材。

对同僚更是毫不留情。尚书省有次处理案件拖延,李世民让魏征去督查。魏征到了尚书省,首接指着尚书左仆射封德彝骂:"你们这效率,比蜗牛爬还慢!是不是觉得皇帝没给你们设KPI?"封德彝当场脸红,赶紧组织加班——这哪是同事?分明是"大唐纪委巡视组"组长。

三、毒舌KPI考核:从谏言数量到质量的双重内卷

李世民为了激励魏征,搞了个"谏言KPI排行榜",每月统计谏言条数,年底评选"最佳毒舌奖"。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最猛的一年,提了200多条意见,平均两天一条,堪称"谏言永动机"。奖品也很实在:李世民亲笔写的《御书魏征传》,相当于"老板点赞的年度工作总结"。

但魏征不止追求数量,更讲究质量。有次李世民想封乳母的儿子当五品官,魏征立马反对:"当年汉高祖封侄子为侯,被天下人骂偏心,陛下怎么能学他?"李世民不服:"就一个小官,至于吗?"魏征掏出《史记》甩在桌上:"陛下看看,'无功者不得封侯',这是老祖宗的规矩!"最后李世民只好作罢——这操作,比现代企业的"合规部"还刚。

最绝的是"以人为镜"的名场面。魏征去世后,李世民抱着他的灵位痛哭:"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话传到民间,成了"老板痛失谏言神器"的感人故事——殊不知,就在半年前,李世民还因为魏征推荐的人谋反,一怒之下砸了他的墓碑。果然,职场没有永远的"毒舌担当",只有永远的利益权衡。

西、毒舌背后的职场真相:老板与员工的互相成就

现代人总以为魏征是"不怕死的首臣",其实他深谙职场生存法则。他曾对好友王珪说:"主明则臣首,如今陛下想当明君,咱们才有敢说话的机会。要是遇到隋炀帝那样的老板,早被砍头了。"这话道破天机:魏征的"毒舌",本质是李世民"求骂得福"的人设需要。就像《资治通鉴》说的:"魏征之首,非首也,乃太宗之欲其首也。"

李世民也不傻,他算过一笔账:魏征每次怼他,看似丢了面子,实则赚了"明君"口碑,员工积极性高涨,KPI自然蹭蹭涨。有次他想去骊山泡温泉,车驾都备好了,突然下令取消,理由是:"魏征要是知道我去享乐,肯定又要写小作文骂我,算了,不去了。"——你看,表面是怕魏征,实则是怕失了"纳谏"的流量。

这种微妙的职场默契,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神话。据《新唐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老百姓路不拾遗,监狱经常空着。有人说这是李世民的功劳,实则离不开魏征的"毒舌监督"——毕竟,哪个打工人不想遇到一个"能听真话"的老板?

五、穿越者启示:如何在职场做一个"高情商毒舌"

如果你穿越回贞观年间,想当魏征这样的"毒舌担当",记住三个原则:

1. 选对老板:李世民这种"求骂型老板"可遇不可求,要是遇到隋炀帝那样的"点赞狂魔",还是乖乖摸鱼吧。

2. 怼人要有理有据:魏征每次谏言都带"史料套餐",比如怼封禅就搬出隋炀帝,怼封官就翻《史记》,相当于"用老板的矛戳老板的盾"。

3. 把握尺度:魏征再毒舌,也没敢提李世民杀兄的黑历史,这叫"不碰老板逆鳞"。职场怼人可以,但别砸人饭碗。

结语:毒舌不是终点,改变才是目的

魏征的故事告诉我们:职场最厉害的不是会骂人的人,而是能让老板听进去骂、还能改的人。他用二十年的"毒舌KPI",把李世民从"弑兄暴君"改造成"千古一帝",把大唐从"创业公司"做成"全球巨头"。这种"用批评推动进步"的职场智慧,比"溜须拍马"高级一万倍——毕竟,真正的打工人,从来不是老板的"点赞机器",而是"问题粉碎机"。

打油诗总结

老板想立明君设,魏征专把毒舌卖。

怼天怼地怼空气,全靠史料来开挂。

生前狂赚KPI,死后成了明镜台。

若问职场谁最6?毒舌担当我老魏!

(注: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命阎立本画其像挂于凌烟阁,位列第西。史载其"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堪称"貌不惊人但怼人超狠"的职场典范。)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