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政府的工作人员们面色凝重,他们缓缓地走进房间,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陈素云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己经 106 岁高龄,岁月的沧桑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的头发如雪般洁白,每一根银丝都诉说着她历经的风雨。脸上的皱纹如沟壑般纵横交错,每一道都似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陈素云老太太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房间。她的步伐显得有些艰难,每一步都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身体也随着脚步微微颤抖着。那佝偻的背影让人看了不禁心生酸楚,仿佛她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当陈素云老太太的目光落在陈默身上时,她那原本浑浊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期盼的光芒。她毫不犹豫地快步走向陈默,紧紧地抓住他的手,仿佛生怕一松手他就会消失不见。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着,却又充满了急切:“陈医生,他们说你能带我去见逸飞是吗?我己经等他 88 年了,他一定会回来找我是吗?……他一定会回来和我完婚是吗?”
这几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那声音里饱含着无尽的思念与执着,仿佛这 88 年的等待都凝聚在了这几句问话之中。
山城政府的工作人员见状,轻轻叹了口气,开始向陈默和苏九介绍老太太陈素云的基本情况。
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可谓是山城的一朵金花,她出生在一个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受到全家人的宠爱。18 岁的她,正值青春年少、如花似玉的年纪,不仅容貌姣好,而且气质高雅,宛如仙子下凡一般。
就在这一年,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按照古老的礼仪,与邻村的一位大户人家的少爷张逸飞订婚。张逸飞的家族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世代经商,家境富裕。他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仅精通文墨,还对西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更是远赴重洋,出国留学,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学成归来后,张逸飞按照父母的安排,与陈家千金陈素云完成了订婚仪式。当时的他们,一个是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富家公子,一个是貌美如花、温柔婉约的大家闺秀,可谓是郎才女貌,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两人的订婚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十里八乡引起了轰动,人们都对这对璧人赞不绝口,纷纷祝福他们能够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们订婚不久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抗倭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来势汹汹,迅速席卷了整个国家,无数家庭因此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张逸飞满腔爱国热情,他目睹了国家的沦陷、百姓的苦难,心中愤懑不己。
他立志保家卫国,投笔从戎,哪怕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张家父母和陈家父母得知张逸飞要去战场冒险时,他们的内心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痛苦不堪。他们实在舍不得自己的孩子置身于如此危险的境地,只希望他们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
然而,张逸飞的决心却如同钢铁一般坚定。他的心中燃烧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正义的追求,这股热血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参军。面对父母的反对,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用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深深地触动了双方家长的心灵。他们被张逸飞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最终同意了他的决定。
送别的日子终于来临,地点选在了山城江北码头。那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被一层厚重的灰色帷幕所笼罩。凄风苦雨肆意地吹打着人们的脸颊,似乎也在为这对恋人的离别而黯然神伤。
张逸飞和陈素云紧紧相拥在一起,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泪水在他们的眼眶中打转,却始终没有滑落下来。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眷恋,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
张逸飞在临走前,深情地凝视着陈素云的眼睛,轻声说道:“素云,等我,我一定会回来和你完婚!”这句话如同誓言一般,深深地烙印在陈素云的心中。
陈素云泪流满面,她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悲痛,微笑着对张逸飞点了点头。她站在码头边,目光紧紧追随着张逸飞的身影,首到船的影子消失在遥远的天际。然而,她的脚步却像被钉住了一样,迟迟不肯离去。
她相信,她的爱人一定会信守承诺,安然无恙地回到她的身边。到那时,他们将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然后过上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
自此,每天天还未亮,陈素云便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后,她会对着镜子仔细地梳妆打扮,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然后,她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匆匆赶往山城江北码头,等待爱人的归来。
清晨的码头,雾气弥漫,江面上波光粼粼。陈素云静静地站在岸边,目光凝视着远方,盼望着爱人乘坐的船只能够缓缓驶来。她的心情既焦急又充满期待,每一艘过往的船只都让她心跳加速,然而,那艘载着她爱人的船却始终没有出现。
从早晨等到黄昏,陈素云的身影在码头的岸边显得孤独而又执着。她目不转睛地望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其中一艘船上能有她朝思暮想的爱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西沉,夜幕降临,码头的喧嚣也渐渐被宁静所取代,她的爱人依然杳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