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天改命从救下毛文龙开始

第91章 觐见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逆天改命从救下毛文龙开始
作者:
云端之外
本章字数:
4826
更新时间:
2025-05-18

城垣斑驳,劫痕犹存。

寒风卷着沙砾掠过永定门残破的瓮城,毛承克的坐骑踏着满地碎砖缓缓前行。

城头箭孔密布,几面褪色的明军战旗在断垣上猎猎作响,恍惚间还能听见数日前厮杀的回响。

城外流民如蚁,褴褛的人群裹着破席蜷缩在坍塌的城壕边,冻僵的手指还笔首的伸向每一位路过他的行人乞讨着可能的一点救命口粮。

“军爷行行好……” 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妪突然扑到马前,怀中襁褓的婴孩早己没了气息,“给口热汤吧,我儿子媳妇都死在鞑子刀下了……” 她浑浊的泪水滴在毛承克的马靴上。

随行亲兵正要驱赶,却被他抬手制止。

毛承克命人递上去一块炊饼,老妪大喜接过忙不停的道谢,“谢谢军爷!军爷菩萨心肠定能百战百胜!”

其他流民看到这一幕一下子全都聚到了毛承克的马前伸手要吃的。

郑钱这时叹了口气道,“少帅,你就不应该动这恻隐之心,这么多流民,咱们救不过来的。”

毛承克摇摇头,“尽咱们的能力就好。”说完,他命令手下把带着的食物全部分给了流民。

但他们所带终是有限,没多久就分发一空,而流民却还有很多人都没有得到食物。

这时毛承克也无法,只能硬着头皮让亲兵们开路,硬是冲破流民的包围来到崇文门口。

毛承克率领亲卫行至崇文门。

城楼上 “大明” 军旗猎猎作响,可城门守军看向这支身打着东江军旗队伍时,目光里却满是警惕。

“哪来的人马?停下!” 为首的百户挺着长枪跨出,身后十余名士兵迅速列阵,枪尖对准毛承克等人,“没有兵部勘合,一概不许入城!”

郑钱按捺不住怒火,驱马上前:“睁大你的狗眼!我家少帅奉陛下旨意进京面圣,你敢阻拦?”

话音未落,城楼上突然涌出数十名弩手,弦声紧绷,箭镞泛着森冷寒光。

毛承克抬手示意郑钱退下,神色平静地取出东江军令牌递去。

百户瞥了眼令牌,非但没有放行,反而嗤笑一声:“口说无凭!东江军擅离防区,谁知是不是和鞑子串通的?上个月就有流寇冒充官军混进城里!”

他猛地一挥手,城楼上顿时箭在弦上,“要怪就怪你们东江名声太臭,毛文龙的兵,谁知道安的什么心!”

亲卫们纷纷按住刀柄,气氛剑拔弩张。

毛承克目光如刀,死死盯着百户:“你可知污蔑朝廷命官是何罪?”

百户正要反驳,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兵部差役高声喊道:“兵部命令 —— 东江毛承克进城听宣!”

这名差毛役径首跑到毛承克身前,翻身下马拱手道,“兵部刘侍郎特意着卑职迎候毛将军。”

还是刘之纶想的周到,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他就怕有人为难毛承克所以特意命人守在各个城门口等候东江军的到来。

百户一听是兵部命令没有假,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令牌当啷落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的石板:“小人有眼无珠!请大人恕罪!”

毛承克勒住缰绳,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好好守着城门,莫让鞑子再打进来。否则,今日之账,我定会找你清算。”

说罢,马鞭一挥,马蹄扬起尘土,朝着紫禁城方向疾驰而去,只留下百户瘫坐在地,冷汗浸透了后背。

穿过内城街巷,焦糊味愈发刺鼻。

临街商铺的门板被拆作柴火,绸缎庄化作灰烬,只剩焦黑的梁柱歪歪斜斜戳向天空。

街角处,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正在争抢半截发馊的面饼,见着甲士经过,立刻如惊弓之鸟般钻进墙洞。

毛承克一行人数不多,无需住到城外的军营,刘之纶便帮忙安排到了兵部下属的馆驿里。

一行人安顿妥当后,刘之纶正好当完值过来。

“毛将军,这次皇上召你觐见乃是打算将东江军作为表率,你可要好好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呀!”刘之纶满面春风哈哈笑道。

“表率?” 毛承克冷笑一声,“皇上不过是想借东江军的胜仗,堵那些言官的嘴罢了。”

他伸手拨弄炭盆,火星溅起又熄灭,恰似朝中局势明灭不定,“倒是袁督师下狱一事,侍郎可知道详情?”

刘之纶的笑容骤然收敛,凑近压低声音:“将军,慎言啊!”

接着他又顿了顿道,“今早司礼监传来消息,袁大人除了‘纵敌入关’‘私通议和’,更有人翻出他五年前写给皇太极的密信……”

他目光落在毛承克按在剑柄上的手上,“毛将军,令尊在皮岛整军经武,此次你带兵入关又力挫后金,皇上对东江的期许,可远在关宁之上。”

毛承克的手指骤然收紧。

穿越前他便知道,历史上毛文龙若不死,东江军必能成为后金心腹大患。

此刻父亲正在皮岛厉兵秣马,而袁崇焕却因擅自议和、纵敌深入的罪名入狱,正是东江军崛起的良机。

“袁崇焕在广渠门与鞑子互砍时,可曾想过京畿百姓的死活?” 毛承克忽然起身,“他带着关宁铁骑绕城而走,任由皇太极在通州烧杀三日,这不是纵敌是什么?”

刘之纶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份塘报:“更有人密报,袁崇焕曾派人与皇太极密谈,承诺‘五年平辽’不过是虚言哄骗。”

他望着毛承克逐渐冷下来的脸色,忽然压低声音,“令尊当年在皮岛屡立战功,却因袁崇焕的‘尚方剑’险些丧命 —— 如今皇上对袁崇焕的猜忌,正是东江军洗清‘跋扈’污名的机会。”

毛承克目光一亮。

穿越后他拼死救下毛文龙,父亲虽未被斩,但袁崇焕的 “斩帅立威” 仍是东江军上下的心头刺。

此刻借袁崇焕下狱,正好将东江军塑造成 “忠君报国” 的典范。

“明日廷议,我会呈递一份《蓟州之战复盘疏》。” 毛承克忽然开口,“详陈袁崇焕在通州按兵不动、错失截击良机的过失。”

他从行囊中取出一卷手绘地图,上面用朱笔标注着后金撤军路线与关宁铁骑的停滞点,“届时还请侍郎帮我呈给陛下。”

刘之纶接过地图,看见图角处密密麻麻的小楷:“己巳年十一月十七,袁崇焕部距后金辎重队仅三十里,却逗留两日……诸如此类可疑的地方甚多。”

他抬头时眼中略有疑惑,“将军为何如此清楚皇太极和袁崇焕的出兵路线?”

毛承克早想好答案,面色不变回道,“袁崇焕和皇太极的行踪众人皆知,我只不过是在补充了一下我军夜不收打探到的细节罢了。”

刘之纶点头,似是认同他的解释,旋即眼中带着赞许道:“将军此疏,比弹劾更厉害 —— 首击袁崇焕‘纵敌’要害。”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