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闯和曾胜云、汪勇嘉拆伙之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还债,他先找到了曾医生,将欠他的一万块钱连本带利地还给了他。
然后又去拜访了邻居文保龙,同样还清了欠款,这些钱借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每个人的利息都有一千多元。
接下来,闯闯还了建房时从干爸刘贵那里借的三千元和大姑陈伏英家的三千元。
这些钱借了两年了没还,现在车子卖了有钱了就尽快还清。
最后,闯闯和如意一起去还买车时向如意的好友兼舅妈孙红借的五千元,虽然当初借钱的时候就说好给利息,但是孙红却表示他们既是亲戚又是朋友,坚持不肯收下这笔利息。
闯闯和如意非常感激她的好意,只能将这份情谊默默记在心里,等待日后有机会再报答。
目前,闯闯仍欠着陈才安西万元、陈香香两万元、陈立英一万元、同学丁国靖一万五千元、何冬一万元以及贺珍五千元。
这样算下来,总共还欠着十万元整,而且,这里面还不包括何云安为了盖房而支出的两万多元。
唉!
债务越来越多了!
生活还要继续,家里有两个孩子要养,开支也会越来越多。
闯闯的工作也是难找,春天是淡季,而招人的老板也大多开年就找好了司机。
一首到过了端午,表哥金雁打来电话说他哥厂里生意好,需要再买一台车请个司机。
金雁是如意大姑陈伏英的小儿子,而她的大儿子叫做金堤,金堤如今经营着一家石粉厂,专门生产钙粉和膨胀剂等产品。
最初的时候,金堤和牛羲、陈伟都是开货车的司机,彼此认识成为了朋友,送货过程中又认识了许多老板。
三人共同投资开办一家生产钙粉和膨胀剂的公司,钙粉被送往饲料厂,而膨胀剂则供应给混凝土搅拌站。
他们亲自负责运输石料到工厂,聘请工人进行加工生产,同时,他们还亲自送货并收款,可谓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
随着业务的发展,他们变得越来越忙碌,于是不得不额外聘请几位司机帮忙送货。
这一次,就是开车送包装的丁师傅无法送完厂里的出货任务,他们需要再购置一辆送包装的车并聘请一名新的司机送货。
闯闯和如意去了陈才安家,向陈才安和贺悦讲了去金堤的厂里开车的事情。
经过一番交谈,决定一起去找金堤,向他询问厂里的情况和诉说闯闯的开车经验。
金堤认真地对闯闯说:“目前我们厂里有一辆平板车专门负责运送包装,但由于最近生意火爆,单靠这一辆车己经无法满足需求了。
如果你来加入,我们会将买的新车拆分为五份,其中厂里的三位老板各占一份,而你和现在开车的丁师傅每人也分一份。
此外,丁师傅再将他那辆平板车百分之二十股份转让给你。
这样一来,你的业务发展不仅不会影响到丁师傅的收入,反而有可能增加他的收益。
至于你所驾驶的车辆,你的工资将按照运费的百分之十来计算,同时你按车子比例分红。
另外,厂里还有三辆散装车负责送货任务,所有司机的工资都以运费的百分之十为标准计算,剩余的利润也是根据车子股份分红。
厂里会承担油费以及业务方面的责任,而你们作为司机只需负责送货、车辆的日常开销和保养工作即可。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在过年过节时结算并发放报酬,如果平时需要用钱,可以提前支取一部分。
大致情况就是如此,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是否适合这份工作,如果觉得可行,那就一起去看购买一辆什么样的车子吧。”
闯闯和如意商量了一下,两人都觉得可以再试试,毕竟厂里三个老板,其中一个是自家表哥!
而且厂里又是自产自销,应该不会亏本,大不了就再多欠些债,他们决定先买一辆旧一些便宜点的车子看看情况。
丁师傅的那辆车按照去年的价格十六万计算,百分之二十就是三万二千元。
而新买的车子则是一辆超级破旧的平板车,办齐所有手续后大约需要十万元左右,这样一来,百分之二十只需要两万多元。
闯闯打电话给陈才安,表示买货车要找他借钱,陈才安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去年挣来的两万块钱借给了闯闯。
随后,何云安也将自己从去年到今年挣得的一万多元全部贡献出来,用于帮助闯闯购买车辆。
接下来,闯闯只能去借利息了,他找到曾医生说了买货车的事,成功借到了一万元,最后,他又去找邻居文保龙的妈妈借了一万元。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厂里的生意非常红火,到了年底结账时,他们终于有能力偿还曾医生和文保龙的借款,还将大姑贺珍的五千元和同学的一万五千元欠款一并还清。
对于如意和闯闯来说,明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归还陈立英和何冬的两万元欠款,然后再偿还妹妹陈香香的两万元,这样一来,他们肩上的负担将会减轻许多。
至于欠着父亲陈才安的六万元巨款,因为彼此之间的亲情,陈才安也不会催促女儿还钱,这笔款项可以暂时搁置在最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