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闯听朋友介绍,在长沙找了个开车送货的工作,工资2000元一个月,车老板比他还小一岁,父母手头有钱,听人介绍买的车,请的司机,自己攒中间差价。
闯闯做了两个月,车老板接不到活了,就准备把车子卖掉,这意味着闯闯又要重新找工作了。
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失业后,他通过朋友的帮助,在益阳找到了一份开车送沙子到工地的工作。
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每个月2200元的工资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然而,时间过得飞快,上了两个月班就到了年底,要过年了。
如意开始计算起闯闯今年的收入情况:从过年前到五月份,他只挣了一千元;接下来的八月份和九月份,他总共挣了西千元;十一月份,他的工资是两千二百元;至于十二月份的工资,则需要等到明年才能拿到。
这样一算下来,闯闯一年收入就挣了这么点钱,别说存钱了,这点收入应付如意和孩子的日常开销都不够用。
幸好他们是和父母住在一起,房子是现成的,父母种了粮食,吃住不愁,人情往来父母管,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提高家里的收入,过上舒适有钱的生活,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陶烨打电话告诉贺悦和陈才安,他的父母得知他与香香在湖南结婚的消息,准备正月初八时,在广西给他和香香举办结婚的喜宴。
他邀请爸爸妈妈、姐姐姐夫以及志志一同前往广西,共同见证他与香香在广西举行的婚礼。
贺悦听到这个消息后,想亲自去看看陶烨的家乡是什么模样,毕竟他曾说过要当上门女婿,但如今却在广西举办婚礼。
而且结婚的事情,妈妈总是比爸爸懂得多一些,她与陈才安商量后,决定和大女儿如意、女婿闯闯以及外孙志志一起前往广西走亲戚并游玩。
陈才安则留在家里看家并走访其他亲戚,广西路途遥远,往返需要花费不少钱财,而且过年期间也需要有人留在家中过年并接待来访的亲友,不宜全家同时远行。
贺悦和如意一家先从港城坐车到长沙,然后再坐火车到南宁,一下车出站台后,陶烨就在外面等待着他们。
陶烨热情地迎接了贺悦和如意一家,带他们去当地饭店吃午餐,之后,他们坐上了堂叔开的面包车,开始了回家的旅程。
山路曲折蜿蜒,仿佛是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车辆不断地盘旋而上,让人头晕目眩。
如意本来就有些晕车,这下更是难受得厉害,最终还是忍不住将中午吃的食物全都吐了出来,才感觉稍微舒服一些。
陶烨的家乡距离湘省实在是太遥远了,而且这崎岖难行的山路让如意感到十分疲惫和不适。
她心中不禁感叹:“来这一趟真不容易啊!”原本期待的游玩心情早己荡然无存。
陶烨的家乡与港城截然不同,这里的房屋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村落,而大多数屋顶都是平坦的,鲜少有人会在屋顶盖上瓦片。
此外,这里的酒席习俗也与港城大相径庭,在港城,人们通常会将酒席承包给个人,除了负责采购物品外,其他事情如桌椅、锅碗瓢盆等都无需操心,只需按照每桌的价格结算给承包商即可。
陶烨的家乡是村里的人们集体出资购买的桌椅、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大家一起做饭,然后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
吃完饭后,他们会迅速收拾干净餐桌,再准备一桌饭菜,换一桌人继续吃,这种共享和互助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和友情。
陶烨的家庭由父母、姐姐、哥哥嫂嫂以及一个比志志大一岁的侄女组成。
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每月都能领到一份退休金。
母亲则在家里种菜养鸡,非常的勤劳能干,今天宴席上的几十只鸡和鸭都是她精心饲养的成果。
哥哥嫂嫂也都是教师,在县城的中学任教,姐姐在桂林经营着一家旅行社,还未结婚。
正月的广西的天气很好,气温明显高于湘省,如意带着志志出去玩了一下午,深夜时分,志志突然发起高烧生病了。
把如意和贺悦急坏了,陶烨只好带着如意、闯闯和志志去医院看病打针。
在陶烨家待了几天之后,志志的病情终于好了,而贺悦、闯闯、如意和志志也即将踏上返回湘省老家的路途。
从湘省来广西前,如意特意准备了许多食物,以备旅途中食用,火车上也有食品售卖,到达南宁时,他们仍然剩余了不少食物。
然而,回程时他们却忽视了卧铺车与火车之间的差异——卧铺车上并没有食物供应,并且沿途只会在服务区停车。
这天清晨,一行人从陶烨老家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南宁,由于长时间乘车导致大家食欲不振,都没有胃口吃午饭,只是简单地带上几个面包和牛奶便登上了卧铺车。
车子行驶一段时间后,大家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贺悦、如意和闯闯将面包当午饭一扫而空。
他们却没有给同样没吃午饭的志志喂些面包,主要是想着他可以用牛奶来填饱肚子。
可怜的志志小朋友,喝了几瓶牛奶后,还是觉得肚子好饿,只能拿起妈妈平常喂他吃饭时才系的围兜告诉妈妈,我肚子饿,要吃饭饭。
看着平时要追着喂饭吃的小家伙,现在表达出想吃饭的强烈愿望,如意真是又好笑又辛酸。
她也不知道一岁多的小孩光喝牛奶填不饱肚子,平时见他吃饭那么不积极,也不知道小孩一顿不吃会这么饿。
唉!出门在外妈妈的准备工作没做好,宝贝要挨饿了!
如意也记住了,以后出门,给孩子准备的东西要更齐全些,他的幸福生活可全靠妈妈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