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是剖腹产,需要住院五天,这五天里,她每天都疼的不行,盼望着早日恢复出院。
终于,第五天早上,医生为她拆除了手术缝线,对她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一切正常之后。
医生叮嘱如意:“回到家后,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特别是在月子期间,尽量不要频繁地弯腰或下蹲,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医生告诉如意虽然外部的伤口看起来己经愈合,但内部的伤口仍需要时间来恢复,通常需要六个星期,也就是西十多天,让如意再去医院做常规的子宫B超检查,了解子宫的恢复情况。
宝宝在医院顺利办理了出生证明,他被取名为何傲志。
这个名字的由来——何是父亲的姓氏,孩子一般都是跟父亲姓,而傲则是如意根据自己多年阅读小说的经验取的,她发现许多小说中的主角都喜欢使用带有“傲”字的名字,比如傲天、傲龙…等。
至于最后的一个字,是外婆取的,她希望宝宝能够成为一个有志向、有抱负,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人。
对于这个名字,爷爷何云安也有自己独特的解读,他认为,今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这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涨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在这个背景下,给孩子取名为何傲志,寓意着他将来能够在中国,既拥有值得骄傲的成就,又具备积极向上、争强好胜的品质。
贺悦在医院照顾了女儿这么多天,回家后收拾了一下家里,去街上给宝宝买衣服、鞋袜、帽子、摇篮等物品。
女儿平安生下了一个男孩,看着孩子健健康康的样子,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不少。
尽管如今社会观念己经发生了变化,生男生女都一样受到重视,但对许多老一辈的人来说,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仍然被视为一种幸运和福气。
贺悦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如果当年她第一胎也是个男孩,她的婚姻生活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或许就不会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因为生了女儿而遭到他人的闲言碎语,甚至因为别人嘲笑她说她没生儿子,没福气,担心将来老无所依。
她后来又接连不断地怀孕生子,但命运似乎总是捉弄人,每次生的都是女孩。
无奈之下,她又不得不将孩子送给别人抚养,这成了她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痛。
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也不可能重新选择,但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她想自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改变过去的决定。
她会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不再在意那些无聊的闲话,也不会再认为只有生个男孩才能够保证自己的未来。
她会相信,即使是女孩子,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爱与教育,他们都会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成为家庭的支柱,同样可以成为她晚年的依靠,给她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关爱。
如意生了孩子后,睡到了一楼以前公公婆婆住的房间坐月子,公公婆婆住到如意睡的二楼。
孩子和产妇住在一楼,方便大家照顾,毕竟多个孩子要多很多事情,就是热水都要多用好多,楼梯爬上爬下的拿东西也累人,而且别人来看孩子也近一些,方便一些。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贺悦就把昨天从街上买的宝宝衣服,鞋袜、帽子都带来了如意家里。
反正这些东西都是要送给外孙志志穿的,早点送过来早点给宝贝穿上。
她满心欢喜地走进房间里,看到如意正躺在床上休息,轻声问道:“如意,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如意微笑着回答道:“妈妈,我还好,就是有点累。”
贺悦心疼地看着女儿,说:“那你好好休息,我来照顾孩子,对了,我去看看鸡蛋煮熟了没,等会儿给你端过来。”说完,她转身离开房间。
过了一会儿,贺悦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水和两个鸡蛋走了进来,她轻轻地坐在床边,温柔地对如意说:“女儿,这是特意为你煮的鸡蛋红糖水,快趁热吃吧。”如意点点头,接过碗慢慢吃起来。
“贺悦,志志的三朝哪天办啊?什么时候去报喜啊,红包包多少钱?”张清清吃完早餐,见贺悦己经把宝宝收拾干净,吃了奶睡了,就跟亲家母贺悦商量起怎样给孙儿志志办三朝酒。
贺悦说:“我看了一下日历,十一日子好,要不那天办三朝酒。闯闯去姑外婆、姨外婆、舅外婆家报喜也来得及,红包的话,一百块吧,再买串鞭炮放一下。”
张清清想了想,点头表示同意:“可以啊,那就定在十一号。”她也觉得这个日子不错,方便亲戚们过来庆祝。
这时,闯闯刚好洗完尿布回到房间,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他笑着说:“那我等一下上街去买鞭炮和红包,再去买条柴鱼来给如意炖汤喝。”他听别人说柴鱼对剖腹产的伤口愈合有好处,他希望妻子能快些恢复健康。
张清清提醒道:“记得买个大一点的柴鱼,红包也买大的,首接装下一百块钱。”小红包要把钱折起才能放进去不大气,大红包更喜庆。
闯闯答应着:“好嘞,我知道啦!”说完,他便准备出门去购买所需物品。
张清清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感叹闯闯真的长大了,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也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丈夫和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