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日,黄道吉日,宜嫁娶。
寅时三刻,潇湘馆内己是一片忙碌。黛玉坐在菱花镜前,由贾母亲自为她梳头。老太太的手有些颤抖,却坚持要完成这个仪式。铜梳从黛玉如瀑的青丝间缓缓滑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贾母的声音哽咽了,停在黛玉的发梢,"我的玉儿,今日就要出阁了。"
黛玉从镜中看见外祖母通红的眼眶,自己的眼泪也在眸中打转,却强忍着不敢落下,怕花了妆容。她伸手按住贾母布满皱纹的手:"外祖母,玉儿永远是您的玉儿。王爷说了,婚后每月都许我回府探望。"
"林妹妹!"探春带着迎春、惜春匆匆进来,三人皆穿着新做的衣裳,发间珠翠生辉。探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眼中含泪却强作欢颜:"我们来给妹妹添妆了。"
贾母见状,识趣地让出位置,由着姐妹们说体己话。探春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点翠凤钗,翠鸟羽毛在烛光下泛着幽幽蓝光:"这是我攒了许久的体己,虽比不上王爷送的那些,却是我的心意。"
迎春也递上一个绣囊,手指微微发抖:"我手笨,只绣了条帕子,妹妹别嫌弃。"帕子上绣着并蒂莲,针脚细密处可见绣时的心血,有几处针脚略显凌乱,想必是赶工时刺破了手指。
惜春年纪最小,却最是灵巧,捧出一卷画轴:"我给林姐姐画了幅小像,姐姐带去王府,想家时就看看。"画中黛玉倚窗而立,窗外竹影婆娑,神情恬淡中带着一丝忧郁,将她的神韵捕捉得惟妙惟肖。
这时,湘云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手里捧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发间金麒麟随着她的动作一晃一晃的:"林姐姐!我来迟了!"她气喘吁吁地解开包袱,露出一对精致的绣花枕头,"这是我亲手绣的,枕上绣的是'寒塘渡鹤影',正好配姐姐的'冷月葬花魂'!"
黛玉见那枕上鹤影翩然,针脚虽不如晴雯细密,却透着股活泼生气,正是湘云的手笔。枕角还绣着个小巧的"云"字,显是熬夜赶制的。湘云又掏出一包松子糖:"这是我特意让人从南边带来的,姐姐路上吃,甜甜嘴儿。"
黛玉一一接过,喉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这些年来,姐妹们朝夕相处,如今一朝分别,心中自是万般不舍。她刚要开口,却见宝钗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紫檀木匣:"林妹妹,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匣中是一对金镶翡翠指环,翡翠碧绿如水,金托上錾刻着缠枝莲纹。宝钗轻声道:"妹妹此去,定要珍重。"两人目光相接,往日的种种芥蒂,此刻都化作了无声的祝福。黛玉忽然想起那个雨夜,宝钗冒雨送燕窝来的情景,心中一阵温热。
王熙凤在一旁忙道:"老祖宗,今儿个是大喜的日子,林妹妹嫁的是北静王爷,那是天大的福分。您该高兴才是,快别惹妹妹哭了,妆都要花了。"
贾母这才擦了擦眼角,强笑道:"是了是了,我这是高兴的。"说着接过鸳鸯递来的胭脂,亲自为黛玉点上唇妆。那胭脂是用上好的玫瑰汁子兑了珍珠粉调制的,点在唇上,显得气色顿时好了许多。
黛玉看着镜中的自己,粉妆玉琢,眉如远山,唇若含朱。满头珠翠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却压得她脖子发酸。大红的嫁衣上用金线绣着凤凰于飞的图案,层层叠叠的裙摆铺展开来,像一朵盛放的牡丹。这身装束华贵非常,却与她素日的风格大相径庭。
"姑娘真美。"紫鹃在一旁轻声赞叹,眼中满是骄傲。
黛玉勉强笑了笑。她不由想起前日水溶派人送来的那件浅绿色披风,素雅精致,倒是合她心意。只是今日大婚,必须按制着红妆。
"听说北静王爷为了迎亲,特意从皇宫借了銮仪卫的仪仗,连王爷自己的金顶轿都让出来给姑娘坐呢。"雪雁从外头跑进来,兴奋地报告刚打听来的消息。
王夫人皱眉道:"丫头没规矩,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但眉宇间却掩不住喜色。黛玉嫁入王府,对贾府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荣耀。
正说着,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宝玉带着晴雯、袭人走了进来。他今日穿了件崭新的靛蓝色长衫,腰间系着玉带,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却掩不住眼中的落寞。晴雯和袭人跟在后面,一个捧着绣绷,一个拿着锦盒,眼睛都红红的,显然哭过。
"林妹妹..."宝玉站在门口,声音有些发颤,"我来送送你。"
黛玉抬头,看见宝玉身后的晴雯捧着一个精致的绣绷,袭人则拿着一个锦盒。两人眼睛都红红的,显然哭过。
"二哥哥..."黛玉轻唤一声,喉头又哽住了。这些年来,宝玉待她如何,她心中自是明白。只是造化弄人,终究是有缘无分。
宝玉强笑道:"妹妹大喜的日子,该高兴才是。"说着从晴雯手中接过绣绷,"这是我让晴雯连夜赶制的,绣的是妹妹最爱的潇湘竹。"
晴雯上前一步,声音还有些哽咽:"姑娘,这是我按宝二爷画的图样绣的,针脚粗了些,姑娘别嫌弃..."
黛玉接过绣绷,只见素白的缎面上,几竿翠竹栩栩如生,竹叶上还绣着几滴露珠,在烛光下闪闪发亮。针脚细密均匀,哪里粗了?分明是晴雯熬了不知多少个夜晚才绣成的。她轻抚绣面,想起那年自己病中,晴雯熬夜为她熬药的场景,心中一阵酸楚。
"我很喜欢。"黛玉轻声道,声音轻柔得几乎听不见。
袭人也递上锦盒:"这是二爷让准备的,说是姑娘素日爱吃的蜜饯果子。路上若是饿了,可以垫一垫。"锦盒里整整齐齐码着各色蜜饯,都是黛玉平素爱吃的。
宝玉看着黛玉盛装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痛色,却又很快掩去:"妹妹此去...定要珍重。"他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只要妹妹过得好,我就安心了。"
正说着,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贾琏匆匆进来禀报:"老太太,太太,北静王爷的迎亲队伍己经到了街口了!"
探春闻言,忙拉着黛玉的手:"妹妹别怕,我们送你出去。"迎春、惜春也一左一右站定,宝钗则默默跟在后面。湘云挤在最前面,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包好的松子糖。姐妹们簇拥着黛玉,一步步向外走去。
贾母连忙命人给黛玉盖上红盖头。眼前突然一片猩红,黛玉的心猛地跳快了。这一刻终于来了,她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荣国府,成为北静王妃。
透过盖头下方的缝隙,黛玉看到自己被人搀扶着向外走去。耳边是嘈杂的祝福声、哭泣声,还有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她机械地跟着指引,完成了辞祖、上轿等一系列仪式。
当轿帘落下的一刻,一滴泪终于忍不住落下,正打在交叠的双手上。轿子被稳稳抬起,开始缓缓前行。透过轿窗的纱帘,她看到荣国府的大门渐渐远去,而前方,是未知的新生活。
轿内熏着安神的沉水香,角落里放着一个小巧的暖炉,座位上铺着软垫——处处都透着那个人的体贴。黛玉轻轻抚过袖中的银钥匙,心中忽然涌起一丝期待。那个为她诊病、送药、深夜相候的人,此刻就在前方等着她。
轿外,迎亲的乐声越来越近。黛玉深吸一口气,挺首了脊背。从今日起,她不再是寄人篱下的孤女,而是北静王府的女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