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用现金啊!

第 205章 南极(3)

加入书架
书名:
谁还在用现金啊!
作者:
太虚之境
本章字数:
4230
更新时间:
2025-07-08

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物危机,谢欣深知刻不容缓。

她一边通过广播告知全体人员尽量待在室内,避免接触未知生物及其释放的粒子,一边与助手全力寻找应对之策。

谢欣首先推测,既然这些生物来自低温的南极海水,或许低温能抑制其活性。

于是,她指挥助手迅速将部分未知生物样本放入超低温冷藏设备。

与此同时,她带领另一组人员对生物的化学成分展开分析,希望找到能中和其腐蚀性与致敏性的物质。

在“雪龙2号”上,科研人员收到消息后,也立即投入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方案,通过通讯设备与“雪龙号”实时共享信息。

经过紧张的研究与反复试验,谢欣团队终于发现一种船上储备的化学药剂,与未知生物释放粒子接触后,能产生中和反应。

大家迅速调配大量药剂,利用船上的喷洒设备,对受污染区域进行全面喷洒。

与此同时,低温冷藏实验也取得成效,在极低温度下,未知生物释放的粒子活性明显降低。

两艘船随即对所有样本及可能受污染区域进行低温处理。

经过数小时争分夺秒的努力,未知生物造成的腐蚀和过敏症状逐渐得到控制,一场可怕的生物危机终于被成功化解,“雪龙号”与“雪龙2号”得以继续向着南极大陆前行。

海里的东西不能随便捞吧!

还好有惊无险!

历经千难万险,“雪龙号”与“雪龙2号”终于缓缓靠近了南极科考站。

远处,那座在茫茫白雪中坚毅矗立的科考站,就像黑暗中的一座灯塔,散发着温暖而希望的光芒。

船身逐渐靠岸,早己等候在科考站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挥手示意,欢呼声瞬间打破了这片冰雪世界的寂静。

刘阳、宋庆、潘博士、谢欣等人伫立在甲板上,眼中满是激动与欣慰,这一路的艰辛此刻都幻化成了成功的喜悦。

“终于到了,感觉像在做梦一样。”谢欣感慨万分,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是啊,这一路历经这么多波折,能顺利抵达实在太不容易了。”宋庆深有同感,脸上洋溢着如释重负的笑容。

两艘船稳稳停靠后,科考队员们迫不及待地准备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机器轰鸣声,只见几十辆雪地车浩浩荡荡的疾驰而来。

这些雪地车车身庞大,特制的履带深深嵌入雪地,车身上印着醒目的科考站标志。

“看,咱们的车来接咱们啦!”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雪地车在船边稳稳停下,车门打开,从车上下来几位身着厚重防寒服的工作人员,他们热情地迎上来,与刚下船的队员们一一拥抱,互相问候。

“欢迎你们,一路上辛苦了!”一位看起来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说道。

“终于能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开启科研任务,太开心了。”刘阳笑着回应。

随后,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地将科研设备与物资搬上雪地车。

众人坐上雪地车,车辆缓缓启动,向着科考站驶去。

我望着眼前这片广袤无垠、洁白无瑕的南极大陆,心中感觉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

望着“雪龙号”和“雪龙2号”的身影在视野中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地平线。

不是,它们就这样走了吗?

我心里正疑惑不解,这时候谢欣开口了。

“它们怎么就这么走了呢,难道就只送咱们这几个人过来?”谢欣一脸诧异。

她居然也和我一样,啥也不知道。哈哈哈!

刘阳轻轻拍了拍谢欣的肩膀,安慰道:“这两艘船肩负着多项重要使命,它们还得在南极周边执行其他科考任务,不能一首停留。至于咱们回去的事,不用担心。”说着,他看向远方。

宋庆也在一旁解释:“科考站有完备的应急返程计划,一般会根据后续补给船或者飞机的行程安排,确保咱们能安全返回。而且在这期间,咱们的科研任务繁重,也没太多时间去想返程的事儿。”

潘博士推了推眼镜,点头说道:“没错,既来之则安之,我们的重心还是要放在科研项目上,说不定在这过程中,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着雪地车缓缓驶向中山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清它的模样。

起初,茫茫雪地上只是隐约几个小黑点,在无垠的白色世界里毫不起眼。

渐渐地,黑点轮廓逐渐明晰,那错落有致的建筑映入眼帘。

最显眼的主楼,橙红色的外观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鲜艳夺目,恰似冰天雪地中燃烧的火焰,给这极寒之地带来温暖与生机。

它方正坚固的主体结构,犹如一位坚毅的守护者,静静伫立在冰雪荒原,无畏地抵挡着南极的狂风暴雪。

雪地车继续前行,更多细节展现在眼前。

气象观测塔高耸入云,各种精密仪器有序排列在塔身,犹如它敏锐的“触角”,时刻捕捉着南极变幻莫测的气象信息。

旁边的发电站,机器发出低沉而稳定的运转声,为整个科考站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保障站内科研与生活设施的正常运行。

当雪地车终于抵达中山站,眼前的景象令我震撼。

站内道路覆满积雪,两旁建筑紧密相连,通过栈桥和通道巧妙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时,我看到主楼外墙上镶嵌着醒目的“中国南极中山站”标识,金色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庄重而威严,彰显着这座科考站的身份与使命。

标识下方,一块石碑静静矗立,上面镌刻着建站的时间与简介,简单的文字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奉献。

不远处,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凛冽寒风中猎猎作响,那一抹鲜艳的红,在洁白世界里格外耀眼,让我心中涌起浓浓的自豪。

环顾西周,雪地中深深浅浅的脚印,是前辈科考队员们探索的印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