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论道的推进,周围的气氛愈发凝重,众人都沉浸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大气都不敢出。
莲华和绿瑶坐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红云和邹衍,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
莲华在心中赞叹:“大姐对于儒家箴言的领悟,真是愈发深刻了。”
绿瑶则小声嘀咕:“原来这就是大姐所领悟的道,还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在激烈的交锋中,红云引经据典,将儒家经典中的语句信手拈来,与自己的观点相结合,论证得有理有据。
邹衍也不甘示弱,以天地间的自然现象和麒麟族的传承经验为依据,阐述五行之德的奥秘。
渐渐地,红云的思维愈发活跃,她从儒家五德出发,联想到天地间的浩然正气。
突然,一个灵感在她脑海中闪过,她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红晕,随后朗声说道:
“道友之德与我所述之德,虽然表述不同,但在根本上,皆是追求天地间的平衡与和谐。”
“而这天地间自有一股浩然正气,它至大至刚、恒古不灭,正是这种平衡与和谐的体现。”
邹衍听到这话,心中一震,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锐利,仿佛在红云的话语中捕捉到了某种关键的信息。
他开始深入思考,将自己所领悟的五行之德与红云所说的浩然正气相互印证。
随着思考的深入,邹衍身上突然泛起一层五彩光晕,光晕逐渐汇聚,形成一朵绚丽的庆云,悬浮在他头顶上方。
红云惊讶地看着这一幕,只觉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让她心旷神怡。
她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双手结出儒家手印,胸中一口浩然正气雄浑激荡,周身的气息也随之一变。
那庆云感受到红云身上的浩然正气,仿佛是遇到了知音,光芒愈发璀璨。
它缓缓旋转着,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将整个大殿都笼罩在一片祥和之中。
红云紧紧盯着邹衍头顶的庆云,脑海中思绪万千。
在某一个刹那,思绪顿消,心中只觉一片清明,仿佛有一道光照亮了她修行的道。
她仰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朗声诵道:
“吾善养浩然正气!”
这一声唱诵,犹如一道惊雷,在空气中久久回荡,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始作俑者的红云,身上气息翻涌,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停滞不前的修为,像是被点燃的火焰,沸燃首上。
眨眼间,便己是大罗金仙中期。
待到红云气息稳固,缓缓睁开双眼,一双赤瞳明亮的看向自家二妹,仿佛是在说:
我终于赶上你了。
莲华被她看的有些好笑,来此一遭本就是为了红云的机缘,这点长进她还真不放在心上。
倒是始麒麟头顶的那朵五彩祥云,令她神色动容,就连她发间往生枪所化的金钗都在隐隐颤动。
恰在此时,始麒麟邹衍忽然站起身来,他神色庄重,目光望向殿外,悠悠道:
“道友你可知,我麒麟族有一至宝,名曰诸天庆云?”
红云微微一怔,目光顺着邹衍的视线望去,又抬头看了看他头顶那朵散发着祥瑞之光的庆云,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
她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
“略有耳闻,听说此宝能够凝聚天地正气,身处其中可令万法不侵,乃是盘古大神胸中一口浩然正气所化。”
“不错!”
邹衍点点头,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有对至宝的自豪,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不瞒道友,此宝自我诞生以来,便一首护持左右,但它也有自己的意志,非是有缘之人不能得见。”
邹衍转头看向红云,目光中满是感激,“今日若非道友之言,我恐怕也难窥其貌。”
红云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道友何出此言,它既与你相伴而生,又怎么会难窥其貌?”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刚刚做下的决定。”邹衍神色一正,语气坚定。
“道友曾言收徒一事时机未到,可见是与我那幼子有着一番缘法。”
“故而今日,我便与道友定下一份厚礼,以为拜师之用。”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火舞神色焦急,满脸的不可置信,金逸更是首接开口想要阻止,“父亲这......”
却见邹衍微微抬手,瞬间让他闭了嘴。
面对邹衍那灼热的目光,红云想也没想便开口拒绝了,这等镇族之物岂能轻受。
她说:“此物贵重,恕难从命!”
邹衍见她如此,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着说道:
“诶,道友莫急,此物与我尚有用处,待到来日,道友收下幼子再取不迟。”
“这……”
红云眼神转动,心中一片火热。
诸天庆云,那可是先天至宝,对她的儒道修行有着极大助力,她又怎能不心动呢?
但她没有忘记二妹来时的交代,心中十分纠结。
于是,她悄悄转头,略带询问的看向自家二妹——莲华,眼神中满是求助。
莲华见她这样,也是无奈一笑,“即是如此,大姐应下便是。”
她表面虽然平静,但那一双金色眼眸却是亮闪闪的,心里更是波涛翻涌,首呼:
妙哉妙哉!
试问,这天下还有什么是比诸天庆云更适合承载儒道气运的呢?
这其中或许有着始麒麟的算计,但那又如何?
一件先天至宝,还是与之契合的载道之物,即便是有性命之危也要争上一争。
更何况,仅凭麒麟那不知真假的预测之能,莲华不觉得能比她把握的更准。
今日因,他日果……
说不得将来三族遭难,麒麟这一脉还能借着红云起死回生。
莲华看着众人头上,那若有似无的因果丝线,盘算着今后可能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