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日后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何平身披甲胄跨出了赵府大门。
今日孝成王将登台拜将,授予虎符,正式确认以赵括取代廉颇执掌长平前线的帅位。
邯郸城外孝成王立于拜将台上,风吹得周遭的旗帜烈烈作响。俯瞰台下周围立着的是赵国文武官员,更远处则是一列列整齐的军阵,这是赵括将要带去长平的援军。
看着眼前的一切,孝成王胸中豪气顿生,等孤赢下此战,看这些朝中反对赵括为将的老臣,还有没有脸欺负孤年轻,就在孤面前指手画脚。
“赵括何在!”孝成王一声断喝。
“末将在!”何平排众而出,登上了拜将台在孝成王面前单膝跪倒。
孝成王摘下身上的佩剑取出虎符,何平双手高举过顶接过了孝成王赐下的虎符与长剑。
“赵括,孤今日赐你长剑虎符,望你以此剑,击破秦军,扬我大赵国威。”孝成王的声音慷慨激昂。
何平手捧虎符长剑,高声应道“末将定不负大王所托,让秦人好好见识一下我大赵强军的厉害,从此不敢小觑我大赵。”
台下文武之中传来一声轻微的哼声,显然是台下的文武之中有人对台上年轻的孝成王任命年轻的赵括颇为不满,但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倒是没有人跳出来公然反对的煞风景。
孝成王道了一声好,“来啊,赐酒!”
早有内侍捧着托盘走上前来,孝成王举起一杯,一口饮尽,“便以此酒为我大赵雄师壮行。”
何平捧起托盘之上另一杯酒低头饮尽,抬手将杯掷于地上,“待到凯旋之日,再来找吾王讨杯酒喝。”
说完何平转过身来,手举虎符对着台下的士卒高声发令,“祭旗!出兵!”
两名被擒的秦人刺客此时五花大绑的被被推至军前跪下,待得何平一声令下,身后刽子手大斧扬起,便见寒光一闪,大好头颅就此滚落,鲜血喷溅出老远。何平走下拜将台,翻身上马,在马上对着孝成王遥遥一礼。
马蹄声声,从沾满人血的路面踏过,一列列大军跟随在后卷起一地尘埃直向天边而去。
骑在马上何平抬首仰望长平的方向,心道杀神白起你等着我这便来领教一下你的手段。
兵贵神速,清楚赵国缺粮的何平自然也不敢在路上耽搁。
这一日大军已经抵达长平前线,在直面秦国名将杀神白起之前,何平首先需要面对的是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另一位,赵国老将廉颇。
廉颇为赵国名将,在赵军之中威望素重,论及对赵军的了解当世之时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何平此来却是手持虎符,奉赵王之令欲夺廉颇的兵权。若是廉颇不愿配合,今次之事恐怕还得多生波折。
若不能得廉颇之助,就凭他何平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将军,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长平前线这支数十万人赵国精兵,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哪怕何平以孝成王佩剑杀人立威也是一样,这样做只会换来手下的阳奉阴违以及赵军士气与战斗力的大跌。
何平没有时间慢慢的掌控这支赵军,树立威望,所以得到廉颇的支持是此行的第一个关键所在。
“大军就地扎营,待我明日亲自前去拜会廉颇将军之后,再定行止。”何平对着身边的传令兵下令道。
若何平直接带着大军前往,难免给人有借势压人的逼宫之嫌。而此时何平将军队驻扎在离廉颇帅营二十里外,自已明日亲自上门拜会廉颇,可算是尽到了礼数,充分表达了对老将的尊重。
次日,在长平赵军大营的帅帐之内,何平亲眼见到了在战国历史上留下来赫赫威名的老将廉颇。
廉颇身形不高却极为雄壮,胳膊粗大而有力,身着铠甲只是立在帐中便如虎踞不怒自威,身后跟着一众赵军将领,若单论战场厮杀经验,这些人中随便提溜一个出来都可以吊打前来接任的何平。
“赵括见过廉大将军,见过诸位将军。”何平对着廉颇深深一揖,然后对周围的赵军将领抱拳行礼。
“赵括小儿,不知你以何言蛊惑大王,将这虎符授予你手。但今日我廉颇若将兵权交与你手,恐这长平数十万赵人都得客死他乡。”廉颇戟指赵括声色俱厉的喝道。
廉颇身后众赵将齐齐上前一步,俱都怒视何平,盔甲声响,杀气盈帐,威势极其骇人。
跟随何平自邯郸而来的几位将领,被这杀气所摄,不由面上变色,微退半步,手已经不知不觉间摸上了腰间的剑柄。
廉颇只扫了一眼那些手扶剑柄的将领,嘴角牵出一个不屑的笑容,倒是见何平在自已的目光逼视下,面露笑容不见半点异样,平静的与自已对视。廉颇目泛异光,心中微微有些诧异。
何平之所以能做到丝毫不惧,便是清楚此时的廉颇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而已。
虽以廉颇的权势,哪怕何平手持孝成王所授虎符而来,廉颇也能继续硬顶拒不交出兵权。
历史上在长平战后不久发生的邯郸保卫战中,魏将晋鄙便无视信陵君所持的兵符,拒绝将兵权交出,最终还是信陵君命朱亥将其锤杀才得以掌握魏军。由此可见,即便手持兵符前线将领也未必就一定会听令行事。
廉颇自然有硬顶的资格,但就算是廉颇顶住了赵括又有何用。此时对面而立,目光在虚空中隐隐交锋的二人,心里其实都明白,赵国的军粮支撑不住了。
廉颇此前的接连抗命已经大大得罪了孝成王,此时廉颇若不借坡下驴的交出兵权,那么一旦长平战败,廉颇的下场恐怕将极为的凄惨。所以此时的廉颇虽看起来态度强硬,其实并不是真想给兵权交接制造麻烦。
何平敢于如此判断的依据还有一点,就是历史上的廉颇也没有在交权上闹出什么幺蛾子。
何平并不生气,仍是持礼甚恭“末将有要事不知能否与廉大将军单独谈谈。”
廉颇微一皱眉,他在赵国官场军界沉浮数十年,自问也是阅人无数。赵括此人廉颇之前也有所耳闻据说善于谈兵,兼且又年轻气盛故而得了同样年轻的孝成王赏识。
在廉颇看来年轻气盛赵括此来,恐怕就是要挟孝成王之威,以虎符强令自已交出兵权。
故而廉颇才率先发难,想给何平一个下马威,让他不敢过于肆无忌惮,在接手长平之后也不至于拿军中的袍泽杀人立威。
然而何平的表现却大大出乎廉颇的意料,他不但主动前来拜访,更是一直执礼甚恭,没有半点盛气凌人的样子,此时又提出与自已单独一谈的要求,一时之间便是廉颇也不清楚眼前这位年轻将领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廉颇想了想,挥了挥手下令道,“你们都先退下。”
身后诸将轰然应诺,便及鱼贯而出,而何平也使了个眼色,跟随他进帐的赵将也随之退出了帐外。
待众人退出帅帐,帐内只剩何平与廉颇二人之时。
廉颇双眼紧盯何平,出声问道“有什么话,你现在可以说了?可是大王有何密旨,需要单独对我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