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对即将到来的87股灾,定下战略规划后,旗下各企业开始大力运转起来。
西海金融研究院成立后,陈飞特地设有经济周刊,供研究院经济专家发表文章。
由飞娱信息传媒旗下传媒渠道负责发行。
5月1日
研究院院长袁添凡,代表研究院,在经济周刊发表了第一篇全球股市示警预测。
袁添凡这些年作为西海金融总裁,随着西海金融不断壮大,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和名气与日俱增。
在港城金融界,更是比汇丰大班更威水。
跺一跺脚,港城金融界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他发表的文章,很快在进入市场引起了极大的讨论。
就是在全球金融市场,讨论的也有不少人。
只是在全球一片牛市声音中,很快就被淹没。
袁添凡是很牛,可像和他一样的牛人,在全球发表类似股市示警金融专家也有不少,同样没有引起什么风浪。
原因是全球背后的大资本,在控制这些信息。
包括他自家老板陈飞旗下的传媒公司,同样在掩盖信息。
陈飞为什么让袁添凡发表示股市警信息,又让旗下传媒渠道不刻意宣传?
看起来这个做法很矛盾。
陈飞这么做的原因,不是真的要让全球股民相信他。
他自己都是这一场股灾当中的大空头。
又怎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发表这个信息,是要要为新成立的西海金融研究院,树立权威。
现在全球一片牛市之中,西海金融研究院发表的股灾预警,全球都当做笑话来看。
股灾爆发之后,研究院的股灾预警,将被当作神话。
在那之后,陈飞相信,西海金融研究院发表的任何经济专栏,都会是全球金融市场研究的对象。
摩根、高盛、贝尔斯登………这些全球金融大财团,为什么能在金融市场呼风唤雨?
除了他们有足够的资本,还因为我们掌控着金融市场的话语权。
这些资本巨头发表的任何一篇经济专栏,都能影响金融市场的走向。
后世国内的股市,几乎所有的股民甚至机构都在看“北向资金”投资方向,只要这些资金投资的行业,必会受到追捧,股价大涨。
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华尔街资本的投资方向,就是正确方向。
这是常年以来积累下来的权威,己经深入人心。
西海金融研究院没有这些资本,这么长时间的积累,想要拥有这样的权威,就必须不走寻常路。
这次股灾就是最好树立权威的机会。
陈飞期待中的西海研究院,就是成为一枚金融核弹。
研究院要对哪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发表一篇不看好的专栏,都能引起这家企业或者国家经济动荡。
这才是一家世界财阀,该有的威势。
………
西海金融大厦
袁添凡看向陈飞,笑道:“陈生,我这篇文章一发,现在算是被同行当做笑话看了!
甚至一些对手,特别是汇丰,还在TVB电视台,请金融专家嘲讽我呢!”
“哈哈哈……被这么多人嘲讽,我看你好像一点也不伤心嘛!”陈飞笑道
这些新闻他也看过,十篇新闻当中有九篇都是在批评袁添凡,以及背后的金融研究院。
这些文章看似在批评袁添凡,实则是冲着陈飞来的。
“陈生,别的报纸这么嘲讽我,我并不介意。”袁添凡有些苦笑道:
“口我们自家的报纸,能不能笔下留点情呢?”
全球嘲讽他的文章很多,但更多的是自家飞娱传媒控制的媒体在嘲讽。
被自家人这么搞,虽然知道是策略,可这也太多、太狠了一点。
袁添凡去找过吴思源,想要让他稍微委婉一点。
结果,吴思源告诉他,这是大老板陈飞的决定。
陈飞听到袁添凡诉苦,安慰道:“老袁,可是我们定下了先抑后扬策略。
今天吃了多少苦,被多少人冤枉!
明天就有多少人为你申冤。”
说着,陈飞又给他画了一个大饼:“老袁,相信我,等股灾爆发之后,你就是全球最牛的金融专家。
以后你随便一篇文章,就能够搅动全球金融风云。”
袁添凡听到这话,内心很是激动。
只是先抑后扬,也太抑了一点!
袁添凡小声说道:
“陈生,这股灾要是不爆发,我的名声毁了不要紧,西海金融研究院的名气毁了才是大事!
我觉得还是尽量减少一些负面报道比较好。”
陈飞一脸郑重的说道:
“老袁,你个人都牺牲这么大,我就让西海研究院陪你一起。
我们要相信研究院众多经济专家们的实力。
我们的预测肯定没问题。”
“好吧!”袁添凡知道自己算盘打不成,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就对了嘛!”陈飞笑道。
随即起身,拍了拍袁添凡肩膀,说道:“我还有事要去九州工业,记得每半个月发表一次股灾预警!”
说完,也不再理一脸苦涩的袁添凡,首接走出了办公室。
…………
全球股市一片繁荣,丝毫没有受到那些不被看好的新闻的影响。
股民们对这些负面消息视而不见,他们依然狂热地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家,疯狂地炒股。
在港城、华尔街、东京和纽约这西大全球金融中心,每天的交易量都在以惊人的速度疯狂增长。
交易大厅里人头攒动,交易窗口前挤满了股民,他们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狂热和激动。
在这看似繁荣的牛市背后,大资本却在悄悄地撤离。
陈飞旗下的各个上市公司也不例外,纷纷发布了减持报告。
之前金融研究院发布了不看好的报告,也是为了给陈飞这些上市公司,找一个合理的减持借口。
即使有人对这些减持行为提出质疑或找麻烦,陈飞也可以以提前示警为理由来规避责任。
如果股民最终因为股市下跌而遭受损失,也不能将这笔账算到陈飞的头上。
他早就己经尽到了提醒的义务,是股民自己选择忽视这些警告,执意继续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