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接过青瓷茶壶套装,仔细端详着。
他确实被这两套茶具所打动,但作为一个商人,他自然要考虑自已的利润。
他考虑了半晌,才缓缓开口:“一百两的话,我这边确实没什么利润了。这样吧,姑娘,我给您个实价,九十两,最多了。”
乔悠悠闻言,微微皱眉,她觉得掌柜的是在试探自已的底线。
于是,她回应道:“九十两可不行,这样吧,掌柜的,您再加五两,九十五两,您收我就卖。”
掌柜的闻言,面露难色,似乎还在犹豫。
但乔悠悠却不再给他思考的时间,她故意装作不耐烦的样子,说道:“掌柜的,您也别犹豫了,九十五两已经是最低价了。您要是觉得合适,咱们就成交,要是觉得不合适,那我就去别家问问。”
掌柜的一听乔悠悠这么说,心里不禁有些着急。
于是,他一咬牙,说道:“成交,就九十五两!”
乔悠悠要求掌柜用十两一个的银锭子,四两碎银,一千文钱结账。
“姑娘数数,可有差错?”掌柜将银两交给她。
“掌柜正好,合作愉快!”乔悠悠说完将九个银锭子放入了农家院中。
然后为家人分配了点零花钱:乔爸、乔妈、乔子轩和乔清欢每人一两碎银和一百文钱,她自已六百文钱。
“走吧,去吃馄饨。”
来到了热闹的馄饨摊,乔爸豪气地喊道:“老板,来五碗馄饨,都要大碗的!”
一大碗馄饨,乔悠悠、乔妈和乔清欢勉强够吃,乔爸和乔子轩多叫了一碗才吃饱。
“现在咱们手里有银子了,咱们去买几身衣服,我实在受不了这身补丁加补丁的衣服了。”乔悠悠看着自已身上的衣服,眉头微蹙。
“嗯,去。我刚好想看看这个地方的刺绣。”乔清欢作为刺绣行家,对于古代的刺绣充满了兴趣。
也许还能靠绣技赚钱!
乔妈、乔爸和乔子轩:同意!
【如意布庄】这里的伙计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穿着而轻视,反而热情接待着:“几位里边请,要买布料还是成衣啊?”
“就我们这些人,每人两身成衣,两身里衣,都要棉布,两双鞋,然后再拿两匹棉布。”乔悠悠说着他们的要求。
伙计一听,这是大客户啊!
态度更是热情了几分:“夫人和小姐们是要裙装还是裤装?”
“一套裙装,一套裤装,颜色蓝绿黄三种,我爹和我弟灰色。”穆悠悠想等房子建好,在置办,现在有个换洗的衣服即可。
“麻布也拿一匹吧。”
“好嘞,小姐您看看还需要什么?”
乔清欢拿起桌子上摆放的帕子:“伙计,这些都是别人绣好拿过来卖的吗?”
“是的,小姐,如果您有绣好的帕子也可以拿过来卖。”小二热情的说着。
乔清欢就是想确定当地的绣品是否就是这样,现在确定了,心里也有底了。
一家人选好所有的东西,乔悠悠付好银子,这么些东西就花了十一两,看来急需赚钱了!
她可不是个会委屈自已和家人的主,吃穿用度自然要好的。
乔妈看着大家采购回来的东西,想了想,对乔爸说:“老乔,一会儿回去你再搭个棚子,咱们一家都洗个澡再换衣服。”
乔爸点头答应:“行,一会儿回去我就搭。”
乔悠悠他们暂时没有再买其他东西,因为农家院里暂时什么都不缺,足够他们用一阵子了。
回去的时候,乔悠悠他们决定体验一下古代的出行工具——驴车。
驴车的速度挺快,但颠簸得厉害,乔悠悠差点把早上吃的馄饨都给颠出来了。
好不容易到了乔家老宅门口,乔悠悠付了20文钱给车夫,然后晕晕乎乎地从驴车上下来。
村子里的人没怎么见过驴车,都好奇地从家里出来,远远地看着。
当他们发现下来的居然是乔老三一家时,纷纷议论起来。
“这乔老三还有钱坐驴车?不会又去赌了吧??”
“谁知道呢,咱们去跟前看看去。”
“走,咱们一起去。”
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向乔家老宅走来,打算看个究竟。
而乔悠悠他们此时正忙着把马车上的布匹搬下来,还不知道自已马上就要成为别人看热闹的对象了。
此时,乔家院子里只有老太太王氏、刘春花、丁香以及刘春花两岁的孙子乔瑜在,其他人都去地里忙着种冬菜去了。
老太太王氏看到自已家门口停着的驴车,眉头一皱,疑惑地走到门口,惊讶地发现居然是老三一家坐着驴车回来了。
她怒气冲冲地喊道:“老三,你这是干啥?还让我给你结车钱?”
乔爸赶紧赔笑道:“娘,您别生气,有好事,咱们进去说。”
此时,刘春花和丁香正在后院忙碌,听到乔老三的声音,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往门口走去。
当她们看到乔悠悠他们手上抱着的布匹,心中有些惊讶,但暂时没有开口,打算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王氏“哼”了一声,不满地示意他们进来。
她走到一个小木凳子上坐下,刘春花和丁香则站在旁边。
“说吧,有什么好事?”老太太王氏板着脸问道。
院子外围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乔悠悠感觉自已就像是那动物园里的猴子,被众人围观。
乔妈深吸一口气,微笑着对老太太王氏说:“娘,这是我们早上去县里选的棉布,想给您和嫂嫂、孩子们都做几身新衣裳穿。
另外,这个麻布是给大哥和二哥的,他们常下地干活,麻布更耐穿一些。”
刘春花和丁香听到乔妈的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她们看着乔悠悠他们手上抱着的棉布和麻布,心中更加疑惑了。
这乔老三又干什么坏事了?居然会这么好心给他们买东西?还是这上好的棉布?
村民们看着乔悠悠他们手里的棉布,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一般人家只有在做里衣时才会舍得用一点,给孩子做衣服都舍不得。
这乔老三家到底做了什么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