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思远之前曾拿过卖乔大丫的十两银子,这次乔大丫出嫁,他心里过意不去,便偷偷塞了五十两银子作为嫁妆。
刘春花也添了二十两,乔妈添了一百两,乔清欢同样添了一百两,老太太也拿出了五十两。
唯独她自己的娘丁香没有添嫁妆,反而将那三十两彩礼扣下了。
这些嫁妆己经足以让乔大丫底气十足。
这些银子不仅是亲人对她的关爱,更是为她铺就的一条后路。
倘若婆家对她不好,她也能凭借这些嫁妆自力更生,不必委屈求全。
乔大丫看着眼前沉甸甸的嫁妆,眼眶通红,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乔悠悠一边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一边打趣道:“别哭了,再哭妆都花了,清欢可是化了很久的呢。”
乔清欢也笑着附和:“就是就是,你可要珍惜我的手艺,不然我可白忙活了。”
两人的话让乔大丫破涕为笑,屋内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
“新郎到了!”乔子轩边跑边喊着。
他的喊声像一阵风,瞬间传遍了整个乔家村。
村民们纷纷涌向村口,给孩子讨一颗喜糖。
新郎骑着一头小毛驴,身穿大红喜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身后跟着一队迎亲的队伍,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乔清欢赶紧帮她整理好嫁衣和头饰,乔悠悠则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低声说道:“别紧张,大姐今天可漂亮了。”
乔大丫深吸一口气,脸上泛起一抹红晕。
新郎翻身下驴,走到乔家门口,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朝着乔老二和丁香深深一揖,恭敬地说道:“岳父岳母,小婿来接大丫了。”
乔老二点点头,丁香站在一旁对着女婿说道:“大丫交给你了。”
屋内,乔大丫坐在床边,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心跳得飞快。
这时,新郎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屋子。
他看到乔大丫时,眼睛一亮,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
他走上前,轻声说道:“大丫,我来接你了。”
乔大丫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即将成为自己丈夫的男人,心中既紧张又甜蜜。
她轻轻点了点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
乔悠悠笑着将她的手交到新郎手中,说道:“大姐就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待她。”
新郎郑重地点头,握紧了乔大丫的手,眼中满是坚定:“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请大家伙放心。”
乔大丫骑着驴,朝着新郎家的方向走去。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七月,两家人也要出发去府城,陪宋墨宸参加乡试。
而且等考完乡试,就是乔悠悠和宋墨宸成亲的日子。
清晨,村子里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乔悠悠家的驴车和马车缓缓驶出村子,朝着府城驶去。
进入望江府,乔悠悠他们先去找了牙行,租了一个院子。
宋墨宸,宋父,宋母,杜文依第一次亲眼看到东西忽然出现。
乔悠悠摸着脸颊,笑着说道:“你们习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杜文依毕竟是个孩子:“悠悠姐,你那里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乔悠悠首接拿出一瓶快乐水,拧开盖子递给杜文依:“这个叫可乐,你尝尝。”
杜文依看着这个冒着泡泡的液体,还发出“嗤嗤”声响,她小心翼翼的尝了尝:“甜甜的,有点药味,不过,好好喝。”
乔悠悠笑着回应:“以后想喝,就和姐姐说。”
“嗯,谢谢悠悠姐。”
两家人将院子收拾好,等着即将到来的乡试。
一个月后!
八月初八这天,乔悠悠天还未亮便起身,为宋墨宸仔细打点考试所需的物品。
她将几包方便面、几袋肉干、肉铺和一些糕点装进布包,又细心地将一条薄被塞在包袱的角落,以防夜里寒凉。
笔墨纸砚也整齐地摆在一旁,确保无一遗漏。
考试要持续九天,干粮的分量她算得精准,既不能让他饿着,也不能让他背负过重。
日落时分,正是考生入场的时间。
乔悠悠、宋母和乔妈一行人陪着宋墨宸来到考场外。
考场外早己人头攒动,考生们或站或坐,神情各异,有的紧张,有的从容。
宋母和乔妈却比宋墨宸还要紧张,两人围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一定要当心身体,若是觉得不舒服,千万别硬撑,和考官说一声,大不了咱们三年后再考。”
宋墨宸点点头,语气温和地安慰道:“娘,乔婶,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若真有不舒服,我不会勉强。”
说完,他转头看向乔悠悠。
乔悠悠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眼神中却藏着几分担忧。宋墨宸轻声对她说道:“放心。”
乔悠悠微微点头,轻声回应:“等你回来。”
宋墨宸随着人群走向考场入口,接受点名和入场检查。
检查极为严格,考官们一丝不苟地搜查每一个考生的随身物品,甚至连衣襟袖口都不放过。
宋墨宸配合地抬起双臂,任由考官搜身,神情平静。
乔悠悠目送着宋墨宸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考场的大门内,才返回租住的小院。
九日后,乔悠悠他们来到书院接宋墨宸,他的状态很好。
吃的热乎,睡的暖和,自然是身体倍儿棒!
考试成绩需要一个月后放榜。
所以乔悠悠他们并没有待在府城等着,而是回到乔家村准备成亲事宜。
村里人听说乔悠悠和宋墨宸要成亲,全村上下都动了起来,这场婚事是全村的大事。
乔宋两家的院子里,孩子们跑来跑去,帮忙贴喜字、挂红绸,热闹非凡。
成亲的前一天,乔悠悠的母亲和宋母没闲着,忙着准备喜宴的食材。
村里的男人们从山上砍来新鲜的竹子,搭起了临时的灶台,女人们则围在一起洗菜、切肉、蒸馒头,准备迎接明天的喜宴。
隔壁刘家村听说乔悠悠成亲,也都不约而同的过来帮忙,这可以说是两个村子的人都要在一起吃饭。
所以光是过来帮忙的村妇就有五十多个。